日本女性婚後真的不工作嗎?
2019/07/29
為什麼這些女性選擇了專職在家?當時日本經濟景氣良好,在終生雇用的制度之下,大公司的員工基本上沒有失業擔憂,工資上漲也很穩定,人們對未來生活信心十足,丈夫一人的工資就可以負擔起家庭開支,於是很多女性選擇專心照顧家庭。
![]() |
此外,日本人在性別上「男主外女主內」的意識濃厚。據日本內閣府「關於男女共同參與的輿論調查」的資料顯示,昭和62年(1987年)時,認為應該「男性在外工作、女性在內持家」的人達到了43.1%,持相反態度的人只有26.9%。
還有,職場上的男女不平等現象較為嚴重。在上述調查中,認為男性在職場上被優待的比例高達60.7%,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日本社會以工作為先、以企業為中心,認為男性支撐著這一體系的意識強烈」。很多女性在職場上難以晉陞,還出現了「同工不同酬」現象,進一步打擊了女性的工作意識。
但隨著女性的高學歷化和晚婚化,以及泡沫經濟破裂和雷曼危機等導致的公司裁員和倒閉潮,日本女性的就職率在近年不斷升高。在「M字曲線」的表中,1968年後出生的女性處於M字谷底的變成30~34歲女性,就業率也提高到了約60%,「M字曲線」在不斷放緩。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意識調查中也可以看出,認同這一觀點的比例在逐年下降。
日本女性的職場環境變遷
從戰後到現在,將日本女性的職場環境用一架飛機來比喻的話,大致可以分為4個時期。分別是助跑期(1970年~)、起飛期(1986年~)、動搖期(2000年~)和巡航期(2011年)。
助跑期:1970年代,很多人都選擇了「壽退社」,但也有一部分人選擇成為專業人士。1975年9月11日的《日經流通新聞》在頭版刊登了關於「職業女性(Career Woman)」的特輯報道,當時特別指出「職業女性」還是未普及的詞語,並預測25歲以後仍活躍在職場上的女性將開創出新的生活方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