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在中國種樹30年的日本人:環境無國界

在中國種樹30年的日本人:環境無國界

2023/07/03

PRINT

中日深度觀察

      “30年景色煥然一新”,在中國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協助綠化的日本認定NPO法人“綠色地球網路”(大阪市)的副代表高見邦雄展示了幾張照片。

 

      過去因土壤流失而形成了很多溝壑的土地及遍地紅土的山如今變成了樹木茂盛的森林。高見邦雄因疫情不能去中國,最近製作的相冊中使用的照片是拜託當地的合作夥伴幫忙拍的。高見邦雄説:“他對我説這種變化很令人自豪,我聽了之後很高興”。

 

      高見邦雄在工業化進展的中國看到了空氣和河流污染,1992年開始參與中日交流活動,在山西省大同市的農村開展了植樹業務。據其介紹,雖然無力幫助改善大氣和水質,但我可以種樹。

   

沒有樹木的南天門自然植物園(1999年,山西省大同市)
南天門自然植物園現在樹木茂盛(山西省大同市)

   

      學生、大企業工會成員、退休老人、市民團體成員等,從日本共有4000人次來到中國,與當地的人們一起栽種了松樹及杏樹等。目前植樹面積也達到6000公頃。

 

      由於長年採伐、開墾及放牧,黃土高原的植被受到破壞,平時降水量少,再加上夏季雨水集中,土壤很容易流失。從日本來支援植樹最初被人嘲笑,但他們堅持“環境無國界”繼續實踐。

 

      大同市當年也因為日軍很多人失去了生命。

 

      日本的前大學教授、居住在堺市的石原務(92歲)從2001年起,參加了16次植樹。據他説,白天工作中非常友好的老人到晚上喝醉就講述戰爭中家人被害的事情,説一些不好聽的話。石原務説:“志願者也抱著贖罪的心態。想儘量為中國改善環境做出貢獻”。

 

      目前,綠色地球網路的負責人鶴田惇(33歲)從在京都大農學部就讀期間就開始參加植樹。最開始是因為關注環保問題,但與當地孩子們的交流很快樂,還能學到森林相關知識,因此他多次參加了植樹。鶴田惇説:“通過這項業務,我認識到民間合作及信任的重要性,非常珍貴。雖然國家之間的關係存在很多難題,但我認為不能斷絕聯繫”。

 

      該組織的綠化協助開始後,中國政府等也開始在周圍大規模植樹,荒涼的土地大多恢復了綠色。該組織在大同協助綠化已告一段落,現在正在河北省張家口市的蔚縣開展植樹及濕地保護等。

 

      高見邦雄認為,“即使中日存在對立,即使環保問題的合作減少,也應該繼續”。今後,中日雙方都需要對各種關係的多元思考,以及利用民間的聯繫建立相互信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堀田升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5
具有一般參考性
 
4
不具有參考價值
 
29
投票總數: 45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