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場,日本股市和中國股市的下跌十分顯眼。年初以來,日經平均指數的下跌率與面臨資本外流問題的中國股市均超過20%,在日經平均指數成分股中,約40%跌回了2013年4月日本央行推出量化和質化貨幣寬鬆政策之前的水準。美國經濟曾被視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而備受期待,然而目前美國的減速風險日趨加強,投資者紛紛湧向了作為安全資産的黃金和日元。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和日元升值加速對日本股市構成沉重壓力。
日股跌幅擴大的重要起點是中國股市的暴跌。世界投資者從風險資産股票市場撤走了資金,自年初以來,美國股市下跌8%,歐洲股市下跌了15%。而日經平均指數年初以來的下跌率更是高達21%,幅度與中國股市的22%不相上下。而中國股市對經濟前景和政策的雙重不信任正在日益加深。此外,日股大幅上漲後的回落調整也産生一定作用。
另一方面,代表性安全資産黃金被買入,黃金的上漲率達到17%,在主要資産中漲幅最大。
在外匯市場,流動性高、被視為安全資産的日元也在被買入。從顯示貨幣實力的名義有效匯率(日經貨幣指數)來看,日元年初以來的升值幅度達到8%,在主要貨幣中漲幅最大。
日元升值的背後,顯現的是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對於美國經濟不足以作為全球經濟的支撐力量的擔憂增加,認為加息頻率趨緩的觀點也在變多。受美元貶值預期的影響,日元被大量買入。
日本央行在1月底決定實行負利率政策,但JP摩根資産管理公司的重見吉德認為此舉「未能平息市場的不安,反而令市場意識到貨幣寬鬆政策的極限」。
再加上美國升息預期的減弱,日元對美元不斷升值,日本股市的跌幅也進一步擴大。年初以來的下跌率雖然低於2008年雷曼危機時的同比下跌40%,但下跌速度與2000年IT泡沫崩潰時相差無幾。
在股價跌回2013年4月水準的日本股票中,本田、日立製作所和佳能等因日元貶值推高業績的出口概念股非常突出。由於擔心日元升值將導致訪日外國人數增長放緩,高島屋等百貨店股票也遭到拋售。
德意志銀行宣佈回購自身債券等消息傳出,市場心理出現改善。歐美股市在週末均迎來反彈。日本股市的股價凈值比(以股價除以每股凈資産得出,PBR)為0.99倍(日經平均指數),時隔約3年跌破1倍關口,三菱UFJ國際投信的荒武秀至認為「從投資尺度來看顯得低估」。節後開盤的上海股市或許能夠決定日本股市是否能夠反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