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開始重返日本股市
2023/07/12
2022年度受全球性通貨膨脹和歐美中央銀行加息等影響,股市行情發生劇烈波動。對於往往在股價下跌局面中「低吸」的個人來説,可以説有很多趁行情下跌買進的好機會。從個人持股比例實際上升的行業來看,股價波動較大的海運(增加12.3個百分點)和鋼鐵(增加5.1個百分點)位居前列。
4月以後在外國人的主導下,日本的股價不斷上漲,日本個人投資者跟進稍有遲緩,很多個人打算在股價下跌局面趁機買進。某位50多歲的日本個人投資者説:「對成長性等值得期待的股票,打算等機構投資者調整倉位賣出,股價停止下跌時趁機買入」。這是即使在獲利拋售佔優勢的局面下行情下跌也有限的原因之一。
長期的變化也存在20~30多歲的日本的年輕群體紛紛購買日本股票這一點。累積型小額投資免稅制度(NISA)在日本普及,具備了開始投資的環境。日本的這代年輕人也是沒有經歷過泡沫破滅及雷美危機、沒有因行情快速下跌而造成「心理創傷」的一代。
日本金融廳6月29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3月底累積型NISA帳戶數量達到783萬個,比2022年底增加了57萬個(8%)。其中,20~39歲人士持有的帳戶為372萬個,佔整體的近5成。
![]() |
FinWell Research的野尻哲史代表指出:「2014年NISA啟動後,接連面臨養老資金2000萬日元問題及新冠疫情等,(個人的)資産運營需求偶然提高」。
儘管個人持有日本股票的比例提高,但與外國人仍有很大差距。與個人股東佔比達到約4成的美國市場相比,日本存在股價上漲難以惠及個人的情況。可以説尚未形成股價上漲帶來的資産效應刺激個人消費、引起企業業績擴大、從而引起股價進一步上漲的良性循環。
2024年新NISA啟動在即,個人對資産運營更加關注。要想進一步吸引個人購買日本股票,需要提高企業的吸引力及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田大蔵、吉田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