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興服務業有怪圈?
2017/07/25
阿里巴巴集團等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投資中國快速增長的新興服務企業的趨勢正在擴大。以「ofo」品牌拓展共用單車業務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7月6日宣佈,從阿里巴巴集團等融資7億美元。而其競爭對手「摩拜單車(mobike)」6月剛剛從騰訊控股等融資6億美元。在中國,新興服務企業尋求在網際網路企業旗下實現進一步增長的事例不斷湧現。
![]() |
使用ofo自行車的人(4月,上海市) |
ofo融資7億美元
據中國媒體報道,ofo以阿里巴巴為中心,從中國中信集團(CITIC)旗下基金等融資總計7億美元以上。出資比例等情況並未透露。
ofo目前在中國全境100多個城市運營650萬輛單車。ofo將利用此次籌集的資金,在2017年底之前在包括海外20個國家在內的200個城市將單車運營臺數增加至2千萬輛。
ofo首席執行官(CEO)戴威強調共用單車將在全球範圍成為普遍的服務。
目前,中國相繼有新興企業涉足共用單車市場。由於服務內容基本相同,將陷入價格戰。通常費用為「30分鐘1元」左右,但各企業都展開了免費促銷。在上海居住的一位29歲的女性笑著表示「每天都在騎,但最近幾個月沒怎麼花過錢」。
在行業整體陷入消耗戰的背景下,已經開始有企業退出共用單車行業。6月「3vbike」和「悟空」2家新興企業宣佈退出。
最終或整合為2家
ofo和摩拜單車希望通過鉅額融資,以積極的促銷甩開其他企業。中國的共用單車市場被認為最終很有被這2家企業整合。
在中國,一旦一項服務受到歡迎,新進入者就會不斷湧現,陷入過度競爭的情況突出。而對於最早顯露頭角的新興企業,阿里巴巴或騰訊展開投資的情況也很普遍。
![]() |
在生鮮食品電子商務領域,騰訊通過旗下電子商務企業京東集團提供服務,而阿里巴巴則投資了新興企業「盒馬鮮生」。而在通過智慧手機訂外賣的「外賣APP」和視頻網站領域,也分別形成了陣營。
阿里巴巴和騰訊將新服務納入自己的服務平臺,能獲得提高客戶便利性和對自身服務的依存度的益處。另一方面,新興企業除了資金籌集之外,有望獲得與網路結算等2大巨頭提供的現有服務的乘積效應。
當然,已開始有聲音擔憂阿里巴巴和騰訊壟斷新服務領域的弊端。
在拼車和計程車搭車軟體領域,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出資的2家公司進行了合併。由此誕生的「滴滴出行」2016年收購了競爭對手美國優步(Uber)的在華業務,形成了國內的壟斷狀態。結果,出現收費事實上漲價等情況,便利性正在下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高航、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