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經濟圈在進化
2017/05/24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網際網路銷售服務正在「進化」。該公司正在全面應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AI)技術,還引進了只要用智慧手機拍攝想搜尋的商品後就能從8億個商品群中找出目標商品的機制。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臺的用戶數量雖已超過4.5億人,但增速開始放緩。在這一情況下該如何提高每人平均消費呢?該公司考慮通過實現進化的「阿里巴巴經濟圈」獲得消費者。
淘寶化身魔法杖
「好可愛的包包啊。我可以拍個照片嗎?」,在午後的上海鬧市,一名年輕女性這樣對一位路過的人請求道,在對方同意後她用手機拍下了她的手提包。利用人工智慧的圖像識別系統會代替人的眼睛識別照片中的商品,並從多達8億個的商品群中選出類似的商品。所需時間僅3~4秒。接下來只要動動手指選擇收貨地址就能購買了。
![]() |
用手機淘寶拍攝商品後會顯示淘寶網上的類似商品(上海) |
![]() |
這名年輕女性使用的是阿里巴巴旗下購物網站「淘寶網」的圖像搜索服務。記者也實際試用了一下,發現識別度非常高。了解到這一方便功能的年輕人紛紛用智慧手機在百貨商場和商店街拍攝商品,然後到淘寶上購買。對於使用智慧手機的年輕人來説,淘寶是能將周圍的所有空間都瞬間變成櫥窗的魔法杖。
從滿足需求到創造需求
5月18日晚,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CEO)張勇在面向投資者的財報説明會上介紹了實現出色業績的理由。他指出,電商從「滿足需求」進入了「創造需求」的階段。阿里巴巴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6%,達到1582億元,顯示主業盈利情況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5%,達到480億元,均刷新了歷史最高記錄。
佔銷售額7成的阿里巴巴國內電商業務用戶數量增長放緩。用戶數量截至2017年3月底達到4.54億人,不過全年的增長率只有7%,較上一年的20%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每人平均消費額卻迅速增加。2016財年的每人平均消費額為251元,比1年前增長了33%。與增長率為10%的上年相比顯著提高。
阿里巴巴把開店商戶繳納的手續費和服務使用費也計入了「銷售額」。實際商品交易總額的大約3%是阿里巴巴的銷售額。反過來算,每人平均年交易總額迅速增長到了超過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200元)的水準。
為提高交易總額做出巨大貢獻的是圖像搜索等新服務。進入2017年以來,這些新服務快速普及。美國亞馬遜也提供圖像搜索服務,不過雖然能識別文字,選擇書和商品,但好像還無法對形狀和顏色進行分析。
逐步把消費拉入「阿里巴巴經濟圈」
記者還遇到了另一個場景。在早高峰的電車裏,一名看起來像公司職員的年輕男子正盯著智慧手機螢幕看,畫面上顯示的是像車速表一樣的圖像。這是阿里巴巴相關企業提供的電子支付服務「支付寶」的畫面。
支付寶開始提供以龐大的使用記錄為基礎對個人信用度進行評估的服務。輕擊智慧手機的畫面,速度表開始轉動,只需幾秒鐘就能計算出自己的「信用度」。滿分為950分,信用越高能享受的優惠服務越多。具體來説,可以享受低息貸款、購買品牌商品時分期付款免手續費、住酒店時免定金等。
消費者為提高信用度享受優惠服務,會積極利用支付寶購物。一方面,信用度高的「優良客戶」對很多零售企業來説是十分渴望得到的資訊。阿里巴巴將與各類企業聯手開發以優良客戶為對象的服務。
阿里巴巴「創造需求」的舉措是以簡單易懂的形式為客戶提供基於雲平臺的大數據分析以及絕非紙上談兵的「金融科技」。這正成功地把人們的消費拉入「阿里巴巴經濟圈」。
另一方面,網路服務巨頭騰訊控股(騰訊)5月17日宣佈,該公司的免費聊天應用「微信」的用戶數量突破了9億人。一般來説,客戶基礎越大,在新服務的提供和數據分析上就越佔優勢。阿里巴巴通過發展電商搶走了實體店的客戶,在消費的世界裏逐漸構築了壓倒性的地位,不過在創造巨大經濟圈這一點上還不能大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