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入華新捷徑:線下鋪店不如進駐天貓
2018/08/22
克羅格的首席數據官(CDO) 雅爾·科塞特(Yael Cosset)在談到合作效果時表示,「在沒有實體店舖的中國市場,我們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搶先建立了「實體營業網」的日用品企業則陷入了苦戰。世界最大化粧品公司法國歐萊雅在1990年代後半期進入中國消費品市場,擴大了店舖網,但受到以電商為武器迅速擴大在華業務的日韓企業擠壓,份額出現下降。
美國寶鹼(P&G)搶先於其他公司建立了紙尿褲的銷售網。但是,花王2015年與阿里合作啟動跨境電商業務,在高端産品領域一度將份額提高5成。相比起來,寶鹼的份額卻出現下滑。
阿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提出了積極增加進口商品的方針。阿里CEO張勇表示將挖掘品質高、但在中國知名度較低的商品。對於日本商品,他顯示出大量採購化粧品、食品和牛奶等嬰幼兒用品的想法。
但在中國也存在著日美歐沒有的獨特風險。其中之一是中國政策的迅速變化。騰訊的遊戲《怪物獵人:世界》上線5天後因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規要求被下架,導致股價暴跌。在與阿里合作期間,企業或者需要去探索下一步措施。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井基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