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雙11背後,電商和實體店都不容易

雙11背後,電商和實體店都不容易

2018/11/13

PRINT

       中國的網購規模仍在增長。在「雙11」商戰中,阿里巴巴集團創下歷史最高成交額,達到2135億元。網購衝擊著超市等實體店舖,在顯示個人消費動向的零售業銷售額中佔比超過20%。在消費結構變化的背景下,電商與實體店舖合作的趨勢也在擴大。

 

雙11當天交易額創歷史新高(12日,上海)

 

       「買到了六五折的洗髮精、八折的涼鞋」,上海市一位40多歲的男性心滿意足地説起雙11的「收穫」。阿里巴巴這一天的快遞量超過了10億件。這相當於日本一年快遞量的四分之一。約18萬個品牌展開商戰,日本超過美國成為進口商品暢銷排行中的首位。據悉紙尿褲、化粧品和健康食品十分暢銷。

 

       在中國,網購的存在感正在迅速提高。20181~9月中國網購銷售額整體同比增長近30%,達到6.2785萬億元。佔零售業銷售額的比例已達到22%。日本、美國的網購比例均被認為在個位數水準,中國的較高比例顯示出消費者偏好網購市場的心理。

 

       另一方面,消費者正在遠離實體店。在雙11這天傍晚,上海市內的家樂福超市裏顧客很少。

 

       大型實體店相繼關閉

 

       家樂福1990年代進駐中國,以低價格為賣點開設了很多大型超市,生意曾經十分火爆。網購普及後,家樂福一下子失去了競爭優勢,2015年關閉了大型超市等約20家店面。近來店面數量也在繼續減少。

 

       此外,中國的老字號百貨店新世界百貨也在2016年相繼關閉一些店面。作為高額消費代表的百貨店也未能在與網購的競爭中取勝,2016年新世界至少關閉了百貨店等70家大型店舖。

 

       由於網購崛起的影響較大,20189月的零售業銷售額在除去網購後僅小幅增長。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消費結構從實體轉向網路的變化,有分析認為這給就業造成不良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9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