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復工復産在繼續
2020/03/31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震源地的中國,製造業的眾多企業正在加快生産基地的復工復産。中國政府也在進行推動,大企業的「復工率」據稱已經達到9成以上。不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工廠復工率被認為比較高,但國內需求低迷的汽車僅為4成左右。眼下由於歐美等的疫情擴大,全球性的需求銳減也開始對生産恢復投下陰影。這也意味著要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實現經濟重回增長軌道仍需要時間。
![]() |
廣汽集團在廣州市的純電動車工廠(16日) |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3月30日在相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截至3月28日,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達到了98.6%,人員平均復崗率達到了89.9%」。據稱,即使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也有逾95%的企業復工,約70%的員工返崗。此外,與大型企業相比復工遲緩的中小企業的復工率也已達到76%。
「從最近我部調研情況看,多數地方反映,3月份工業經濟運作情況明顯好于前兩個月,一些行業産能利用率穩步回升。3月中旬,國家電網旬日均發電量同比下降2.9%,降幅比2月下旬收窄5.6個百分點」,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如此表示。
這在很大程度是因為工廠復工的阻礙之一、人手的問題正在解決。中國的證券公司華泰證券統計顯示,春節假期離開城市的人返城的比例截至18日達到80.8%。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與企業活動即將恢復之前的3月10日的67.1%相比明顯改善。
不過,所謂復工(復産)率,歸根到底只是顯示此前停工的工廠重新開始運作的數值。各行業的運作情況各不相同。
新車銷量下滑79%
「開工率在3成前後」,對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汽車工廠的現狀,三菱汽車的高管如此説。雖然2月24日恢復運作,但銷售正在明顯下降。據稱,為了抑制過剩庫存的發生,不得不採取停工數天等手段。
中國整體的2月新車銷量比上年同月減少79%,出現創出歷史新高的下滑,産量也減少80%。為了防止疫情擴大,很多專賣店被要求停業,營業恢復後也顧客稀少。新車的庫存增至創歷史新高的水準,處在就算生産汽車也無法正常銷售的狀況。辛國斌也表示,「即使目前企業復工復産率比較高了,但是由於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有可能在後續的一段時間裏,一些企業的達産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