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中國共用服務在日本遇到的2個障礙

中國共用服務在日本遇到的2個障礙

2020/08/03

PRINT

     中國最大網約車企業滴滴出行開拓日本市場之路遇到重重阻礙。自2018年進入日本後,該公司已在日本全國25個都道府縣提供計程車搭車服務,但進入7月後已在11個縣停止服務。源自中國的共用服務大張旗鼓地進入日本,但為什麼難以紮根呢?原因是面臨著2大障礙。

       

滴滴在日本通過發放優惠券大力提升搭車APP的知名度(2019年7月)

      擴張戰略遇阻的是滴滴出行與日本軟銀聯合出資的DiDi Mobility Japan(東京中央區)。乘客想通過智慧手機輕鬆打到計程車,計程車公司也想提高車輛運作率,搭車APP恰好將兩者匹配起來,此前存在感不斷提升。不過,7月以來,滴滴已在日本滋賀縣和青森縣等11個縣停止服務。

     

      發放優惠券等吸引日本用戶

  

      滴滴在中國的APP也能直接在日本使用。憑藉這一優勢,滴滴將合作對象擴大到了日本全國的計程車企業。但實際上「入境遊客的使用只有2成」(DiDi的宣傳負責人)。這還是通過發放優惠券等努力吸引日本人用戶的結果。

   

      滴滴的利潤來源是向日本當地計程車企業收取的手續費。一般是按車費的幾個百分點分紅,但如果使用APP的乘客人數難以增加的話,優惠券等投資就等於打水漂。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遇到了新冠疫情,人們減少了外出。於是,利用者銳減,手續費收入也難以指望。

   

      在日本實質性漲價

     

      除提供服務的區域縮小外,滴滴還決定向使用者收取數百日元的APP使用費。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這種實質性漲價舉措很容易導致客戶的流失。

   

      滴滴出行是知名的「獨角獸」(公司估價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之一。據美國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企業估值為56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這樣一家企業為何會在日本陷入困境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