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應繼續加強金融監管
2017/06/15
6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了中國經濟年度審查報告書。報告指出,中國的強化金融監管「極為重要,即使經濟增長放緩也應該繼續」。將2017年的中國的GDP增長預測從4月的6.6%提高到了6.7%。不過,同日發佈的經濟指標已開始受到利率上升的負面影響,在金融改革和穩定增長之間,中國政府將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
![]() |
大衛·利普頓 |
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David Lipton)于14日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表示,「金融機構的資産增長非常迅速,達到了經濟規模的數倍。金融系統也很複雜,存在風險」,指出了強化監管的必要性。他同時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強勁,能緩解結構轉型的壓力」,強調目前是推進改革的良機。
14日發佈的5月主要經濟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的中國經濟表現堅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增長率均與4月持平。不僅是以公共投資為主的內需,對美國和歐洲出口等外需也有所改善。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表示,對中國經濟而言,比以前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正在形成。
中國決策層自年初以來開始強化金融部門監管和紀律,可能成為2017年下半年經濟增長減速的因素。不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提高了市場利率,監管部門也相繼發佈了加強金融機構紀律的通知。監管當局和金融機構的一些官員因違反紀律而遭到查處。原因為中小銀行等在市場上擴大借款,投資金融産品,面對市場波動的抵禦體制十分脆弱。
不過,如果改革操之過急,將引發市場的不穩定,經濟有可能失速。
央行的統計顯示,截至5月底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9.6%。增長率比4月降低0.9個百分點,處於有可比數據的1997年以後的最低水準。央行表示,「這主要是金融體系降低內部槓桿的反映」。
5月從公司債新增發行中扣除償還金額後,負增長2462億元,降幅創出歷史新高。
與公司債利率聯動性高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1年期達到4.4%,處於2年零1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由於融資成本的上升,推遲發行公司債的趨勢出現擴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原田逸策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