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能給中國帶來什麼
2017/07/04
7月3日,大陸和香港之間的「債券通」正式啟動。在第1階段,將解禁海外機構投資者對大陸債券市場的投資。此舉意在吸引海外資金,有估算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有望獲得20萬億日元以上資金流入。另一方面,為避免資本外流,大陸投資者的外債投資自由化將被推遲。
債券通是2014年在上海和香港之間啟動的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的債券版。銀行、保險和基金等海外的機構投資者將可以經由香港,對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流通的國債、地方債和公司債進行交易。其特點是投資額不設上限。
![]() |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債券通」啟動典禮上發言(7月3日,AP) |
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下屬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透露,債券通啟動當天即有70家海外投資者參與交易,交易額達70億元。
此前在中國國內的債券市場,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海外機構投資者有資格參與交易。此外,還對投資額設置了上限。儘管中國政府一直在放寬海外對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投資限制,但很多意見指出,「(能使用香港帳戶的)互聯互通對於不太熟悉中國市場的中小投資者來説更加方便」。
中國的債券市場規模達到約9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居世界第3位。但由於中國政府一直嚴格限制跨境資本交易等原因,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債券比例僅為2%左右。
儘管存在美國評等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下調了中國的長期國債評等等負面因素,但另一方面,中國的債券收益率高於美國和日本。很多觀點預測稱,隨著債券通的啟動,海外的投資需求將逐步增加。
此外,債券通的啟動對於將中國債券納入摩根大通(JPMorgan)和花旗集團等大型金融機構編制的國際債券指數似乎也將構成東風。渣打銀行(SCB)認為,如果成功納入國際債券指數,預計最多將有2400億美元資金流入。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投資者的外債投資自由化被推遲。原因被認為是中國政府擔心資本外流,目前解禁的時間尚未確定。7月3日,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香港向媒體表示,目前債券通中「南向通」的啟動時間尚未確定。
此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出席香港回歸20週年紀念典禮而訪問香港之際,透露了近期啟動債券通的方針。香港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7月3日的債券通啟動典禮上表示,債券通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粟井康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