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政治/社會 > 用日語講「中國故事」

用日語講「中國故事」

2016/11/28

PRINT

       在中國,用日語進行傳播的媒體顯示出了獨特的存在感。雖然是中國的官方媒體,但由知日派組成的編輯部有一定的決定權,主要以網路新聞和雜誌的形式傳播中國的最新消息。在中日外交關係冷卻的背景下,這些媒體也想方設法傳播一些促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的策劃報道和節目。它們得到了關心中國的日本人和學日語的中國人的關注,以草根的方式促進著中日兩國關係的發展。

      「11月11日是中國的光棍節」,「但最近作為電商節得到民眾認可。今年也很令人期待」,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日語短波廣播的談話節目,中國主持人和日本主持人一唱一和地展開著節目。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部主任王丹丹(右)和工作人員

       該節目在日本短波廣播愛好者中有一定的知名度,通常被成為「北京放送」,包括重播時間在內,每天播放6小時。以新聞和談話方式傳播中國近況,也播出漢語講座。關於該節目的編輯目的,日語部主任王丹丹表示,包括中國落後的部分在內,傳播中國真實的現狀。

        CRI是用65種語言對外傳播資訊的國有廣播電臺。日語廣播是在二戰時期的1941年,在共産黨的根據地陜西延安為呼籲前線的日本士兵停戰而開播的。目前日語部約有40名工作人員,規模僅次於英語和俄語部。

       雖然歷史和陣容很顯赫,但在內容上,宣傳色彩卻很淡。在與聽眾的互動節目中,都是一些貼近生活的話題,比如「嚴冬在北京早起的竅門」等。最近正在加強通過網路來傳播。CRI的日語主頁顯示的是一些中國熱門歌曲排行榜等柔和的自主特色內容

       在紙媒方面,中國外文局發行的月刊《人民中國》極具代表性。該刊於1953年創刊,歷史悠久,通過彩色印刷和開設電子版等不斷發展。對於該刊的編輯方針,王眾一總編表示,這是一本中國政府的見解、中日有識之士的評論、中國社會和文化等資訊均衡的綜合性雜誌。

       11月刊的亮點是名為「京杭大運河」的通訊見聞錄。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浙江省杭州,全長約1800公里。《人民中國》1981年曾刊登過一篇騎行大運河的報道,計劃從3期連載刊登再次騎行大運河的見聞錄,以照片的形式展現中國的時代變遷。

《人民中國》雜誌社總編王眾一(右)和工作人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4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