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G2論」的虛與實
(2013/12/25)
-

08年金融危機表明美國的時代也並非終極模式,天安門事件後曾被預言將要崩潰的中國卻展現出實力。但兩個大國在加強相互依存的同時,仍無法超越基本理念上的對立……
-
「中美伯仲難分時代將繼續」
(2013/12/25)
-

東京大學大學院教授飯田敬輔:以前誰都覺得「只要找美國商量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今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會找中國或印度商量,而且最後拍板的也説不準是誰……
-
比特幣真的能威脅人民幣嗎?
(2013/12/24)
-

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佈通知防範比特幣風險,通知中表示這是為了避免「損害公眾利益和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人民幣的地位難道如此脆弱?貨幣當局的神經戰恐怕會越來越激烈……
-
福山:國力取決於體制是否完善
(2013/12/24)
-

弗朗西斯·福山: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而日本經濟卻在過去20年陷入了停滯。不過,這並不是導致東亞出現緊張氛圍的原因。日本首相頻繁更疊也不是經濟的錯……
-
資本主義在選擇道路
(2013/12/24)
-

2014年是冷戰結束25週年,資本主義「同志」之間正展開競爭。美式資本主義注重競爭,北歐式資本主義重視高福利,德法資本主義則重視公平,日本是政府干預型資本主義,各種資本主義都在摸索進化……
-
東麗故事(下):總看著50年後
(2013/12/23)
-

東麗1971年在世界率先實現了碳纖維的量産化,雖然有著造釣魚竿或者高爾夫球桿等的市場需求,但是東麗在碳纖維上花了超過1400億日元從事研究開發,一直都是虧損。這一狀況因為一份合同發生了改變……
-
美聯儲邁出退出量化寬鬆第一步
(2013/12/20)
-

「我在1979年就任主席的時候,利率是20%,通貨膨脹是一個大問題。而伯南克擔任主席的時代利率是零,擔心的通貨緊縮」,美聯儲前主席沃爾克的玩笑引來一片歡笑……
-
中國金屬模具威脅日本?
(2013/12/20)
-

從手機到汽車,所有産品的量産都離不開金屬模具。過去日本模具引領著世界。現在中國已經成為模具出口大國。中國採取人海戰術,僅鴻海就有模具技術人員3萬人,相當於日本整體的三分之一,但專家認為中國基本上不可能追上日本……
-
日本製造業挑戰:東麗的故事(上)
(2013/12/20)
-

路易威登、香奈兒等國際名牌的纖維加工依靠著東麗,波音飛機用的最尖端碳素纖維依靠著東麗,纖維産業曾被認為是日本産業結構中的弱點,但東麗進行著挑戰……
-
日本製造業將喪失競爭力?
(2013/12/20)
-

國際能源機構預測,今後20年隨著全球能源成本的變動將導致各國國際競爭力的重新排序。美國受益於頁岩氣革命將提升競爭力,而不得不以較高價格採購能源的日本和歐洲將成為「落後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