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美國駐華大使:中美就像法德
(2012/11/23)
-

芮效儉:「G2」的概念是不對的,包括中國在內誰都不會認同這種説法。能成為參考的是歐盟內的德國與法國……
-
李向陽:中日將持續「政冷經冷」
(2012/11/21)
-

李向陽:釣魚島問題並非單純的外交問題,中國的新領導層也無法做出讓步。今後的前景將不是「政冷經熱」,而是「政冷經冷」。
-
世界看中國心情很複雜
(2012/11/21)
-

季辛吉: 「我和習近平見過5、6次,感覺習近平作為領導者把握住了中國的問題。但中國的領導者與美國總統不同……」
-
中國的關鍵是逾越「轉型陷阱」
(2012/11/20)
-

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高級專家關志雄:目前的中國正處於日本上世紀70年代初的階段,仍然具有後發優勢。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空間很大,最關鍵的是「轉型陷阱」……
-
中國應從「南韓模式」吸取教訓
(2012/11/19)
-

日經中文網 村山宏:近來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等少數壟斷企業的「南韓模式」受到高度讚賞。中國也正在對國有企業進行整合打造巨無霸企業,但這種模式真的好嗎……
-
日本的中國專家談新領導層下的中日關係
(2012/11/16)
-
前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日本防衛大學校長國分良成和原日本通商産業省東北亞科長津上俊哉談中國新領導層下的中日關係。
-
中國特色不應成為改革絆腳石
(2012/11/16)
-

中國新領導層面前的牆壁既厚又高。中國一位大學教授説:在加強國有企業的舉措也被稱為「改革」的時候,中國已經喪失了關於改革到底是什麼這一問題的共識。
-
中日關係拉低日本GDP0.35%?
(2012/11/15)
-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木下智夫:如果日本品牌的在中國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減少3成、面向企業的領域下降2成,日本GDP全年將被拉低0.35%。
-
需要「變革」的是歐巴馬
(2012/11/15)
-

歐巴馬連任,但與在「變革」的口號中狂熱的08年不同。為了成功走完第2任期,或許需要作出「變革」的是歐巴馬本人。
-
稻盛和夫談日本企業
(2012/11/14)
-

夏普、松下、索尼等日本家電企業低迷,曾經的電子産業大國已今非昔比,緣何敗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稻盛和夫,讓他給日本企業號脈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