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新冠疫情對策為何如此「鬆弛」
2020/04/17
村山宏:在中國人看來,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策太過「鬆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6日晚宣佈擴大緊急事態實施的範圍,日本全國的47個都道府縣(地方政府)都成了對象。即便是進入緊急狀態,各地的知事(相當於中國的省長)也只是請求民眾自覺避免外出走動,電車和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依然運作,商店和餐廳仍在營業。日本為什麼只採取了不具有強制力的「鬆弛」對策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中) |
中國對武漢實施封城,完全禁止了人員進出。歐美方面,巴黎、紐約和倫敦也發佈了事實上的出行禁令,違反出行禁令將被處以罰款,甚至在有的國家還會被監禁。相反,日本的地方政府並未發佈出行禁令,也無法強制商店停業。政府只能拜託商戶和民眾配合。可以説日本的新冠病毒對策全靠民眾的自發性和自律性。海外對日本這些措施的效果發出質疑。
在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人面臨喪命風險的情況下,為什麼日本不像外國那樣發佈外出禁令、商業設施停業令及封城令呢?實際上,日本這種「鬆弛」的緊急事態應對措施與1930年代發生的日本侵華戰爭有很大關係。在中國或許知道的人不多,1920年代的日本通過選舉引入了民主主義,被選出的議員組成政黨,由政黨選出首相。
雖説是選舉,也不是像今天這樣18歲以上的公民均可以投票,只有繳納一定稅金的男性才能投票。儘管如此,由選舉選出的政治家來決定政策的機制是劃時代的。當時的年號是大正,該機制被稱為「大正民主」。遺憾的是,政治家不習慣民主政治,收買選票等腐敗行為也不罕見。那時兩大政黨都把政黨利益放在第一位,朝野兩黨激烈對立。
就在這種時候,日本遭遇了從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在出口到最大出口國美國的貨物被美國限制後,日本馬上陷入了困境,農村甚至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面對如此緊急事態,政黨政治家卻忙於奪取政權的政黨鬥爭,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均步入歧途。貧困的老百姓發出悲鳴,但政府並未推出行之有效的對策。批評「政黨政治無能,腐敗政治家將毀掉日本」的聲浪如潮。
掃除腐敗政治家、加強政府權力、向外國主張日本國家利益的過激和極端思想出現擴散。軍人最終暴亂。1931年駐紮在中國東北部的關東軍無視政府的意向擅自擴大戰局,建立「滿洲國」。1932年,處理此事的時任首相犬養毅(曾經是新聞記者、孫中山逃亡時的贊助人)試圖與蔣介石的「中華民國」談判,解決此事,反對政府的軍人卻在1932年5月15日闖入首相官邸,射殺了犬養毅。
以此事件為轉捩點,煽動危機的軍方逐漸掌握權力。平時無法被接受的極端過激思想也吸引了眾多民眾。因經濟蕭條而苦不堪言的民眾贊同軍人倡導的反美、反蘇、擴大中國戰線和統制經濟等過激主張,接受了軍方統治下的生活。短暫的民主主義時代結束,日本進入了軍方主導的軍國主義時代。1938年日本制定國家總動員法,形成了政府專制普通民眾的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