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陷入國際金融的「三難選擇」
(2017/02/23)
-

中國正在與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展開艱苦「戰鬥」。從國際金融的常識來看,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貨幣穩定、獨立的貨幣政策和自由資本流動被認為不能同時滿足……
-
「保護農民」不應僅是口號
(2017/02/22)
-

吉田忠則:李克強總理在2月3日召開的政府會議上要求防止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這是個老問題了。與其評價政府的決定,不如思考一下無法根除問題的社會不平等為何如此根深蒂固……
-
「脫北青年」看到的世界
(2017/02/21)
-

尹哲秀(化名)是逃離朝鮮來到南韓的「脫北者」之一。他6年前來到南韓。對於當時只有十幾歲的他來説「南朝鮮」是個新鮮的地方。他眼前的「世界」的確變大了,但現實也未必都是好事……
-
美國國債持有量日本超中國帶來三角關係變化
(2017/02/20)
-

截至16年年底,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金額比上年底減少2.8%,但中國減少的更多,在中國開始轉向大幅減持美國國債的背景下,從資金層面支撐「川普的美國」的國家或將是日本……
-
明天的汽車(4)電能時代必將到來
(2017/02/16)
-

松下社長津賀一宏與特斯拉CEO馬斯克共同出席了合資電池工廠的量産啟動典禮,滿面笑容的2人臉上充滿了安心感。新工廠製造的電池將用於新型「Model 3」,價格幾乎是現有車型的一半……
-
明天的汽車(3)遊戲顯示卡公司的變身
(2017/02/15)
-

奧迪、福特、特斯拉、富豪等車企在自動駕駛AI領域都採用了英偉達的産品。英偉達原是一家「遊戲顯示卡公司」,主力業務是生産GPU。近期在車載AI方面迅速崛起,其他IT企業只能奮起直追……
-
川普今後的矛頭是中德
(2017/02/14)
-

瀧田洋一:該如何與被指作「風險」的川普打交道?安倍或許給出了方法,那就是讓自認為談判高手的美國總統感覺有面子。川普似乎先讓容易對付的對手接受條件,然後應對難纏國家。美國貿易逆差的一半來自中國……
-
明天的汽車(2)無人駕駛蘊含巨大商機
(2017/02/14)
-

當一位女性坐到裏面房間的椅子上後,房間瞬間變成了汽車,直接從家出發上路行駛。在沒有方向盤的車內,4個座席的位置可自由變換,成為家客廳的一部分。感覺就像是住在車裏……
-
明天的汽車(1)獨創還是共創?
(2017/02/13)
-

電腦在從大型通用機向個人電腦轉變的過程中,IBM統一提供從處理器到基本作業系統的垂直整合模式崩潰。在特定的産品和服務上具有優勢的英特爾和微軟等企業抬頭。明天的汽車……
-
夏普的戴式改革
(2017/02/13)
-

夏普因液晶業務失敗,在2016年8月接受了鴻海3888億日元出資,鴻海第二號人物戴正吳出任了夏普社長。他精通日語,在鴻海內部被稱為「日本先生」,要帶領夏普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