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青年」看到的世界
2017/02/21
2016年秋天,在首爾郊區舉行了一場由離開朝鮮逃往南韓的「脫北者」參加的運動會。在一片歡呼聲中,男女老少在運動場上奔跑。一位駐韓美軍的年輕士兵背著一位老奶奶奔向終點。印有朝鮮半島地圖、寫著「祈禱統一」文字的橫幅隨風搖曳。
![]() |
在脫北者運動會上,一位年輕的美軍士兵背著一位老奶奶 |
尹哲秀(化名)6年前來到南韓。對於在朝鮮出生、當時只有十幾歲的他來説「南朝鮮」是個新鮮的地方。首先,家一天24小時不斷電這一點令其感到驚訝。雖然其原本生活的故鄉是朝鮮數一數二的工業城市,但一到晚上仍會停電,所以一般到了9點就早早上床睡覺了。另外,與在朝鮮時只能去山上打打鬧鬧不同,在南韓可以玩電腦遊戲,還可以和朋友一起去唱卡拉OK。最重要的是不用為吃犯愁。
從朝鮮逃亡南韓的脫北者累計已突破3萬人。與逃亡時備受關注的精英不同,在脫北者中佔絕大多數的普通朝鮮百姓之後的生活狀況基本上無人知曉。
不過,到了南韓也並非遇到的都是好事。為了獲得大學的考試資格,尹哲秀20歲才進入高中學習,因此遭到了比自己年紀小的南韓同級生的歧視。周圍朝鮮出身的朋友也一樣為此而煩惱。為了將來,他只好忍氣吞聲度過了3年。
每當朝鮮軍隊的挑釁導致南韓士兵死亡事件發生時,即使是已經融入學校和職場的脫北者,也會遭受南韓同學和同事譴責「你們只會幹這些事」、「滾回朝鮮去」。
2016年夏季攜家人逃往南韓的前朝鮮駐英國公使太勇浩離開英國大使館之際曾表示將為兩個兒子「切斷奴隸的枷鎖,讓他們過上自由的生活」。對脫北者提供幫助的南韓政府系南北一體財團表示,攜子女逃亡的脫北者非常關心教育問題。另一方面,70年的分隔,已經使同一民族、同一語言的南北韓産生了深深的鴻溝。
脫北者的子女尤其弱的學科有英語、國語和社會。由於從小就被灌輸已故金日成主席的革命史,從零開始學習世界史和南韓史非常困難。另外語言方面也存在障礙。就拿簡單的計算公式來説,南韓與朝鮮的讀法不同,「孩子和家長無法理解學校説明的情況也屢有發生」。此外,由於很多脫北者的孩子在中國出生,因此來到南韓後幾乎不會説韓語的兒童也在增加。
![]() |
年輕人等聚集的南韓首爾繁華街明洞 |
對於脫北者來説,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南韓社會上站穩腳跟。最近,逃往南韓的脫北者的8成為女性,大部分為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女性。由於在朝鮮取得的學歷和資格不被承認,因此即使1周的平均勞動時間高於社會整體,但工資水準還達不到平均工資的7成。雖然南韓政府除了教育外,還為脫北者提供定居支援金、出租房、醫療、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等支援,不過他們的基本生活費(相當於生活保護費)領取率仍達到普通南韓民眾的10倍左右。罪犯入獄的人數也增至5年前的2.5倍。
在經濟持續低速增長的南韓,國民對財政負擔的擴大和脫北者優待政策的不滿越來越強。對脫北者的支援迎來了轉折點。
對於脫北來到南韓的尹哲秀來説,眼前的「世界」變大了。在南韓可以自由的發表言論。而在朝鮮如果吐露真心話則有可能被抓,因此很多話都藏在心裏。朝鮮的年輕人仍堅信在金正恩委員長時代能夠過上幸福而富裕的生活,但南韓方面看到的真相卻是在獨裁體制和核開發下飽受生活之苦的朝鮮民眾的現狀。
尹哲秀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但在南韓要實現這個夢想太難。為此,他目前在大學攻讀來南韓之前在中國學習的中文。他説,想努力學習,希望將來能從事貿易或翻譯的工作。從這個稚氣未泯的年輕人的言語中可以感覺到對未來的強烈憧憬。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支局長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