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消失的新樓盤
(2017/04/19)
-

新樓盤價格為每平方米3.5萬元,旁邊的二手公寓價格達到4萬元。中國各地方政府對房地産實施各種調控,但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指出:限制規定增加,但分得越細越會産生扭曲……
-
前景不明的21世紀型日美對話
(2017/04/19)
-

藤井彰夫:日美經濟對話的第一輪給人的印象是日本準備週全,而美國尚未做好準備。日前,川普撤回了將中國指定為匯率操縱國的約定。往好了説叫「靈活」,往壞了説是「沒準」的總統言行也將給日美磋商投上陰影……
-
中美站在合作與衝突之間
(2017/04/19)
-

小竹洋之:在全球化進程中,經濟被從根本上聯繫在一起的中美兩個大國存在避免決定性對立的理由。然而,隨著想改變兩國間勢力平衡的川普的上台,中美兩國迎來了新的緊張時期……
-
借中國之手解決朝鮮問題的可能性
(2017/04/18)
-

大石格:有傳言稱,川普政權上台後曾對中國表示「朝鮮半島的北半部分任由你們處置」。當然是有附加條件的,那就是「消除朝鮮對美國的威脅」。例如通過武裝政變推倒金正恩政權。聽到傳聞的金正恩作何反應呢?
-
南韓和台灣快要掉進「高收入陷阱」
(2017/04/17)
-

村山宏:南韓與台灣在IT等極為相似的産業上具有優勢,同時發展模式也很接近。兩者通過民主化和産業升級的努力,繞開了中等收入陷阱,但接下來有可能面臨「高收入陷阱」的停滯……
-
對朝政策失去的23年
(2017/04/14)
-

吉野直也:「如果那時空襲朝鮮就好了」,日美一些前政府高官有時會覺得後悔。那時指的是1994年。美國制定了空襲朝鮮的計劃,當柯林頓要求日本秘密協助作戰時,時任首相細川護熙回答……
-
朝鮮在金正男事件上真的「完勝」嗎?
(2017/04/14)
-

飯野克彥:虎頭蛇尾。在金正男被害事件開工來西亞與朝鮮的外交戰應該可以這樣形容吧。馬來西亞一度高高舉起拳頭最後又輕輕放下了。朝鮮在這場較量中看似「完勝」……
-
中國白領的高工資之謎
(2017/04/14)
-

中村裕:劉女士以前在廣州某日系銀行關聯企業工作。2015年辭職時年收入約為40萬元,而日本與劉女士一樣的女性員工平均年收入約為22萬人民幣。中國人工資太高?還是日本人的工資太低了?
-
中國老百姓資本這樣出境
(2017/04/12)
-

儘管中國政府的管制越來越嚴格,但資本仍未停止外流。不光是富裕階層,就連普通老百姓也在將僅有的一點兒資金轉移出境,其渠道包括帶貨者、外幣保險、地下錢莊、借用熟人的換匯額度等……
-
讓人時光錯亂的香港老街
(2017/04/10)
-

澤井慎也:在遊客看來,香港狹窄的老式住宅樓充滿懷舊色彩,但對本地人來説,住宅卻是心頭一大難題。香港房價持續上漲,在搶手地段,幾平米的房間月租金也能超過60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