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專欄

南韓對日貨是「選擇性抵制」 (2020/12/17)

鈴木壯太郎:作為南韓抵制日貨運動的象徵,優衣庫在首爾的旗艦店遭受了集中炮火,再加上疫情打擊,將於2021年關閉。日本的服裝、啤酒等産品受到抵制影響,而電子寵物「拓麻歌子」和索尼PS5等仍被南韓消費者搶購一空……
中日美雲遊戲「三國志」 (2020/12/17)

環顧世界的遊戲行業,目前的局面是美國的平臺提供商挑戰索尼和任天堂等日本2大陣營。一方面,擁有巨大市場的騰訊等中國企業崛起。日本經濟新聞探尋了中日美企業的各自優勢和潛力……
如何看嫦娥五號採樣返回 (2020/12/16)

自從美國阿波羅計劃太空人登上月球之後重點轉移,80年代全球甚至沒有過一次月球探測。21世紀以後實現月球著陸的只有中國。雖然中美太空主導權的爭奪容易受關注,但嫦娥五號在科學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在量子電腦開發領域的存在感提高 (2020/12/14)

中國也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此次與谷歌的主要差異在於技術「方式」。谷歌採用的是通過將物質冷卻至極低溫度的「超導」電路來計算的方式。中國此次通過讓光子在組合有鏡子等的電路中流動來進行計算……
20年前的「買入日本」行情將重現? (2020/12/14)

小栗太:年關將近,市場相關人士對日元升值和股價走高在明年同時出現這一「買入日本」的預期在增強。其實這一局面並非首次出現。留在記憶中的是20年前,也就是1999年出現的「買入日本」……
三菱與日本 (2020/12/09)

日本三菱集團在2020年迎來了創業150週年。儘管「三菱」這一品牌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三菱集團和旗下企業在悠久的歷史中多次拆分合併,形成了十分龐雜的結構,日經中文網為讀者奉上《三菱與日本》的5篇連載……
美國「失去的20年」 (2020/11/25)

藤井彰夫:對美國來説最近20年或許是「失去的20年」。雖然本質與日本泡沫破裂後經濟低迷的「失去的20年」有所不同,但在美國內部,猶如悄然加劇的金屬疲勞那樣的分裂已經難以掩蓋……
中國和日本,誰更容易實現脫碳? (2020/11/23)

滝順一:日本提出2050年「脫碳」的目標,中國也表明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的排放量大約是日本的10倍左右。要實現脫碳目標,須採取大膽措施。一方面,日本則存在是否繼續利用核能的問題……
三菱與日本(5)麒麟的百年沉浮 (2020/11/23)

以啤酒業起家日本麒麟控股是三菱集團旗下為數不多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企業。麒麟一度從佔據日本啤酒市場7份額的企業手中奪走首位寶座,但盛極必衰。全球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在不斷提高……
日本航空逆勢擴充大連航班的背後 (2020/11/20)

渡邊伸:在全球航空業面臨逆風的背景下,日本航空(JAL)卻將連接成日本成田機場與中國大連的航班從每週3班增加至每週4班,這是疫情後第3次增加大連航班,而且11月的平均利用率在大連出發的航班超過9成。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