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發起的全球最大規模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泛太平洋聯合軍演(RIMPAC)」已於8月1日結束。在之前的1個多月裏,各國海軍匯集美國夏威夷附近海域。首次參演的中國海軍備受關注。那麼,被包裹在重重神秘面紗之中的中國海軍究竟展現了多少真實面貌呢?
 |
參加泛太平洋聯合軍演的中國海軍「海口」號導彈驅逐艦 |
「瞄準目標」,7月10日,中國海軍的「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在夏威夷海域進行了艦炮射擊訓練。在聽到「瞄準完畢」的回答之後,上級軍官發出射擊命令。瞬間傳來「咚咚咚」發射聲,隨即3發炮彈均準確命中海上目標。
發展中美新型軍事關係
「海口」艦配備了高性能雷達和垂直發射式的對空導彈,擁有「中國版神盾艦」的綽號。中國宣佈派遣的艦船除了「海口」之外,還包括「岳陽」號導彈護衛艦、「千島湖」號補給艦以及「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總計4艘。此外還派出了特種部隊和潛水部隊,參演人數達到1100人以上。
泛太平洋聯合軍演自1971年起,基本每隔1年舉行一次,日本海上自衛隊自1980年開始參加。今年的聯合軍演有22個國家參加,中國由美國邀請。
美國希望通過推動中美兩軍交流,構建信任關係,防止由誤解導致的衝突。同時希望促使中國軍隊提高透明度,並使之學習國際社會通用的海軍規則以及禮儀。
中國對美國的邀請感到高興。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表示,「我們希望美方能夠與中方共同努力,加強溝通、增進互信、妥處分歧、深化合作、推動中美新型軍事關係進一步向前發展」。對於中國來説,所謂中美「新型軍事關係」指的是避免軍隊之間的衝突,加強交流,同時希望美方承認中國軍隊的利益。
由於是首次參演,中國此次沒有參加日美等國進行的激烈的戰鬥演習。中國軍隊參加的主要是醫療和救助等軟性領域的演習。但即便如此,中國媒體等仍然大幅介紹了演習的情況等。中國此舉旨向國內外傳遞在軍事層面也與美國「對等」的印象。此外還希望通過加入國際合作的圈子來緩解「中國威脅論」。
與此同時,中國海軍還能一展自己對戰術熟悉程度的自信。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指出,之所以能派出如此大規模的艦隊,是因為中國軍事力量大幅提高,中國海軍在艦艇數量和品質兩方面都實現了長足發展。
擴大海洋陣地
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教授彭海表示,對於中國海軍來説,這是穿越第二島鏈,提高實戰能力的機會。
第二島鏈指的是由日本小笠原諸島經塞班島、關島、再到印度尼西亞的連線。而中國將沖繩到台灣、菲律賓一線視為第一島鏈,將第一島鏈的中方一側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加以鞏固。於此同時力爭防止美軍進入第二島鏈中方一側。中國軍隊以陸軍為主,陸軍比較重視陣地爭奪戰。所以從中國軍隊的角度來看,向夏威夷海域派遣艦艇將是在太平洋擴大陣地的手段之一。
當然,也發生了違反海軍禮儀的操之過急之處。中國在沒有通報的情況下派出了「北極星」號資訊收集船。該船被認為對美軍艦艇和飛機進行了電子偵聽,收集了艦艇和飛機發射的電子資訊等數據。事發地點位於公海海域,在國際法上並有問題。而美軍也採取了預防措施,所以沒有發生意外。
對於日本來説,泛太平洋聯合軍演本是強化日美同盟的絕佳機會。日本在表面上表示「歡迎」中國軍隊參加,但日本自衛隊內部則出現了「牽制中國的效果將降低」的聲音,警惕感也不斷升溫。
中國並未參加日本海上自衛隊主導的人道救援和救災演習,而是另行實施了依託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的醫療救援演習。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中國軍隊不願接受日本的指揮。
「感覺愉快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指揮官在招待會上這樣問中國指揮官,相互打了招呼。但是,卻沒有任何兩國部隊之間的交流場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佐藤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