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歐洲最大的IT(資訊化技術)博覽會「漢諾威消費電子、資訊及通信博覽會(CeBIT)」在德國城市漢諾威舉行。今年的主題是意為數位經濟的「D!conomy」。在本次展會上,德國借助IT技術推動製造業創新的「工業4.0」構想受到極大關注。
|
在漢諾威博覽會上,在中國副總理馬凱(右一)見證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向德國總理梅克爾贈送禮物, |
工業4.0也被稱為「第4次工業革命」,是德國的一項宏大的國家計劃,德國希望通過政府和企業界的合作來提高産業競爭力。2013年德國公佈了《工業4.0戰略實施建議書》。在本屆博覽會上,各種技術和舉措相繼得到披露。
18世紀,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成為第1次工業革命的象徵。進入20世紀後電力帶來大規模生産時代被稱為第2次工業革命,而1980年代開始的電腦引發自動化的進程被稱為第3次工業革命。因此德國提出利用感測器和通信技術,將製造設備和工廠連接起來,使生産管理、收發訂單完全自動化的構想,稱之為第4次工業革命。德國希望提高生産效率,實現全球工廠的虛擬化。
本屆博覽會上最受關注當屬德國和中國的接近。由於中國是今年漢諾威博覽會的夥伴國等原因,兩國政府和産業界首腦紛紛亮相,表示將就技術開發和標準化展開合作。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開幕式上強調「德中合作將促進全球製造業的IT化」。中國總理李克強則通過視頻連線發表了賀辭,稱「中方願借助博覽會合作夥伴國關係平臺,啟動‘中德創新合作年’,同德方提出的‘工業4.0‘計劃形成互補」。
配合兩國政府的行動,中德企業之間也紛紛宣佈展開合作。全球最大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提供商德國SAP和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中國華為技術之間的合作尤為引人關注。
SAP在財務和生産管理等企業軟體方面具有優勢,而華為則強於無線通信領域的硬體。華為企業業務部門負責人閻力大指出,雙方將在工業4.0的技術開發方面構建合作關係,
實際上,工業4.0和SAP關係密切。負責《建議書》的德國工程院院長孔翰寧(Henning Kagermann)曾是SAP的首席執行官(CEO)。對於SAP來説將成為新的商機。在德國,很多企業都使用SAP的軟體,這一點也發揮了積極作用。SAP成功將企業各不相同的業務軟體納入一個共同的套裝軟體。換言之,就是為標準化掃清了道路。工業4.0的推進組織包括西門子、博世、大眾和德國電信等德國知名企業,而SAP則是核心成員。
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的背景是,美國在製造業領域的東山再起。蘋果通過網際網路構建了與中國的生産分工體制,而通用電氣(GE)則將感測器資訊作為大數據,試圖提高進工業設備的效率。
SAP負責推進新戰略的首席運營官(COO)盧卡·穆希克(Luka Mucic)表示,「德國在製造業一線具有優勢,但如果不能構建基於網路的高效供應鏈,今後有可能喪失競爭力」。
那麼,日本的製造業將何去何從呢?管理部門業務軟體的共通化已經取得進展,但工廠的生産管理仍然多使用各企業各自的系統。「這是因為各公司仍然執著于關門主義」,日本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巨頭Works Applications的牧野正幸社長如此解釋。
源自美國的IT革命此前曾給商務和服務等帶來巨變,而這次變革的浪潮將波及産品的世界。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飛機和3D列印機等。日本企業如果不排除條塊分割,展開資訊領域合作,就難以描繪出新的商務模式。
梅克爾總理3月時隔7年訪問日本,與首相安倍晉三舉行了會談,強調了「工業4.0」的重要性,但由於歷史認識和能源政策話題更受關注,日本産業界和媒體對日德産業合作的關注度低於中國。
為了應對美國的捲土重來,德國將拉攏中國推進工業4.0,試圖在德國主導下構建全球生産體系。無法完全擺脫以往製造體系的日本如果不認真思考IT和製造技術的融合,有可能被中德聯盟擋住前進的道路。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委員 關口和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