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義烏,不好當的中國名片

義烏,不好當的中國名片

2015/07/17

PRINT

       古馳錢包、迪士尼保溫杯,愛普生印表機的墨盒……在相當於2個25米游泳池面積的倉庫裏,成堆的紙板箱上可以找到來自全世界的知名品牌和大型企業的商品名稱。不過,箱子裏裝的卻都是做工精良的假冒商品。這裡是浙江省義烏的海關設施。當地海關稽查人員查處的假冒名牌商品等都被堆放在此。
      
      做工精良的假冒商品在增多

  義烏海關的施青松也是稽查人員之一。他手裏拿著被查處的假冒古馳錢包説:「(假冒商品)如果品質一般,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最近做工精良的東西多了。經常要聘請古馳等各品牌的專家進行鑒定」。海關擁有如同醫院裏的磁共振成像設備(MRI)一樣的,可以直接掃描貨櫃拖車的巨大檢查設備。依靠人力需要4小時才能完成的每輛貨車的初級檢查,使用大型設備的話只需5分鐘。而一旦在初期檢查中發現異常,就會輪到小施等辨別産品真偽的稽查人員出場。

負責假冒商品稽查工作的施青松
  義烏位於距上海西南約250公里的內陸,既不面朝大海也沒有大的河流。但是為何會擁有如此規模的海關設施和隊伍呢?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其自古以來作為「小商品之都」繁榮起來的歷史密切相關。
     
      義烏的過去與現在

  很多中國人聽到義烏的名字,聯想到的都是「雞毛換糖」的故事。義烏遍佈著山地,不適合農耕,特別是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曾經將零碎栽培並加工而成的砂糖在其他城鎮換取居民手中的雞毛等廢品,並製作成雞毛撣子等來掙錢養家。直到最近數十年前,仍能看到一邊搖著「波浪鼓」一邊將雞毛撣子等商品抗在肩頭的扁擔上走街串巷做生意的義烏小販。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小商販們銷售的商品從雞毛撣子擴大至各類生活雜貨,在義烏的中心地段,小商品市場也日漸繁榮起來。1990年代,以義烏市為主體,成立了被稱為「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的企業聯合體。義烏市作為生産和銷售從生活用品到玩具、裝飾品等所有小商品的基地,實現了迅速發展。

上世紀80年代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如今的小商品城
      如今,在義烏市中心有一座巨大的現代化建築,這裡便是義烏的一處小商品批發市場。該市場分為1區到5區,聚集著7萬5000家店舖,批發銷售的小商品種類達到180萬種。小商品城集團的高宇立表示,2014年的總交易額為857億元,比2013年增長了25%左右。據稱,雖然眼下受人工費上漲和日元貶值影響,勢頭有所減弱,不過在幾年前日本的100日元店採購負責人也經常光顧該市場,因此這裡作為「100日元店的故鄉」也廣為熟知。每天從這裡有1200輛拖車面向219個國家發貨。為了簡化商品出口時的手續,作為「內陸港」開展關稅作業的正是義烏海關,而假冒商品的稽查人員也是隨時嚴正以待。

       不過,如今的義烏正面臨著從單純的小商品集散地向肩負更重要作用市場轉型的局面。

      成為「絲路經濟帶」起點的義烏

      2014年1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義烏時,當地的老商戶向其贈送了創業時期用過的波浪鼓。據稱,李克強接過波浪鼓搖了搖説,我知道義烏人創業初期雞毛換糖,搖著波浪鼓走天下的歷史。義烏小商品是中國的名片,這個禮物很珍貴,濃縮了義烏精神,要把它轉贈給國家博物館。雖然聽説了這則新聞的上海市居民笑著表示「這也太誇張了吧」,不過李克強認真的態度背後透露出中國政府面臨著的切實課題。

      中國領導層目前正在積極推進連接中國和歐洲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一帶一路)」。2014年底連接西班牙馬德里與中國的「義新歐貨物鐵路」正式開通,該鐵路全長1萬3000公里,從起點到終點需歷時21日。義烏就位於該鐵路線路的起點。鐵路運營公司的高管方旭東表示,利用該鐵路用時僅為船運的一半,運輸成本僅為空運的3分之1,義烏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9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3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