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宏:中國火車上的盒飯為什麼難吃?這是最近中國網路上的熱門話題。網友們貼出中日兩國火車盒飯的對比照片,感嘆中國的盒飯簡直弱爆了。隨著海外旅遊在中國逐步進入到大眾生活,人們很容易將中國與國外的産品和服務進行比較。如果對這一問題做深入剖析,就會看到阻礙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問題。
搜一下中國的網站,可以看到許多對中日兩國火車盒飯的對比照片。日本新幹線最高檔次的盒飯在10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64.76元),中國高鐵上的盒飯約為40元,如果考慮到當地的收入水準,這一價格絕對算不上便宜。日本的盒飯裏的菜餚種類豐富,相比之下,中國的盒飯裏的菜只有3種左右。由於中國沒有日本的便當傳統,因此不能簡單地加以對比,但僅從表面上來看,仍會讓人覺得價格過高。
旅客愛泡麵勝於火車盒飯
15元左右的盒飯也有人買,但網上的評價幾乎都是「難吃」。結果,長途旅行的乘客大都自帶泡麵。這樣一頓飯只需5元左右。由此看來,泡麵似乎要比盒飯便宜而且好吃。網上對於中國火車盒飯難吃的原因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討論,其中就有人指出「缺乏競爭」。
 |
日本新幹線上銷售的便當 |
筆者也曾吃過中國火車上的盒飯,種類並不多。而日本火車上則有日式、西式、三明治等10種左右的各式便當。在中途車站停靠時,會把新的盒飯裝到火車上,裏面的配菜各不相同。在東京站等大型車站的車站裏銷售著多達幾百個品種的各式菜餚和便當,競爭非常激烈。如果能有這樣的競爭,自然會出現便宜又美味的火車盒飯。
中國的鐵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來管理,火車上的銷售活動似乎對有關公司給予了優先權。也許存在事實上的準入限制,也許存在保護既得權益的情況。如果像日本那樣有數不清的企業參與,只要有競爭,中國的火車盒飯價格就會降下來,品質也肯定會提高。也許這樣一來,那些吃5塊錢泡麵的乘客只要再加點兒錢,就能吃上15元左右的美味盒飯了。
中國最近一直在講消費應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個人消費至今仍不溫不火,經濟增長率只有6.5%左右。中國消費者明明有錢,卻為什麼不肯花出去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相對於付出的價錢,覺得産品品質和服務不值這個價。網上對火車盒飯這麼多的吐槽,就説明消費者非常渴望買到物美價廉的火車盒飯。儘管有著很大的潛在需求,供給側卻沒能做出應對。
中國遊客在海外「爆買」也説明了同樣的問題。由於中國對進口商品徵收很高的關稅和間接稅,國外生産的奢侈品在國內售價高,在海外旅遊時購買相同的産品絕對要便宜許多。這最終導致了中國人在國外瘋狂購物的現象。對於國人在海外爆買,「不幫助本國擴大內需,反倒拉動國外經濟增長」的批評聲音一直不斷,但要想讓人們在國內購物,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減稅和放寬限制,把進口商品的價格降下來。
對沒有競爭的産品和服務敬而遠之
最近中國富裕階層之間興起了醫療旅遊的熱潮。由於不喜歡服務態度差的中國醫院,很多富裕階層借赴日和東南亞旅遊的機會進行健康體檢。其中還有一些人特意去國外做手術和治病。由於中國國內的醫療服務意識欠缺,只能眼看著這些寶貴的需求被國外搶走。中國需要進一步放寬對醫療機構的管制,通過促進競爭來提升服務品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