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顛覆——破壞與創造的500年

顛覆——破壞與創造的500年

2017/04/01

PRINT

 

岩崎彌太郎(三菱史料館提供)

  「黑船事件」(指1853年美軍駕駛黑色軍艦在日本靠岸,打開日本國門的事件)發生之後,日本進入了幕府末期。土佐藩出身的岩崎彌太郎與當時流行的尊皇攘夷論背道而馳,創立了以海運為中心的三菱集團。蒸汽船這一技術創新催生了「黑船」,也推動了明治維新的到來。如果沒有這種顛覆的連鎖反應,身份低下的武士岩崎無法成為一名成功的産業資本家。

 

  「自由豁達、輕鬆愉快的理想工廠」,這是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後1946年1月東京通信工業的成立宣言。宣言中流露出的不是對戰敗這一無法逃避的顛覆的苦惱,而是對未來的希望。

 

  井深大與盛田昭夫成立的這家企業之後更名為索尼,相繼生産出半導體收音機和隨身聽(Walkman)等全新産品。以財閥為核心的戰前經濟解體成為另一種顛覆,也為索尼的飛躍成長提供了可能條件。

 

  或許正是1929年開始的全球大蕭條這一顛覆,使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誕生了引領數位革命的矽谷。

 

  在大蕭條傷痕尚存的1939年,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鄉村的一處車庫內,來自史丹佛大學的2位年輕人創立了一家名為惠普(HP)的公司。兩人的恩師、史丹佛大學教授弗雷德·特曼為了在當地培育産業,借給兩名學生538美元,幫助二人實現了創業。

 

  互聯世界

 

  史丹佛大學在校園內建立工業園區吸引企業進駐。電晶體之父威廉·肖克利的半導體研究所成為催生英特爾等知名企業的苗床。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均出自史丹佛大學。

 

 

   「保持饑餓、保持愚蠢」,蘋果的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演講中説過的這句話代表著矽谷創業者的精神。

 

  微軟的比爾·蓋茲、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軟銀集團的孫正義,這些被矽谷吸引的創業者勇於直面不斷帶來破壞和創造的數位革命。

 

  目前全球正處在新數位革命的大門口,産生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冒著風險挑戰技術創新和投資的冒險者正逐漸跨越國境、地區和人種的界限,相互聯繫起來。過去500年的顛覆歷史讓人預感到了未來的飛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8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3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