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和台灣快要掉進「高收入陷阱」
2017/04/17
變成高收入國家或地區之後老齡化進程也將隨之加快。最近南韓的合計特殊出生率(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為1.17,台灣為1.12,日本為1.46。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方面,台灣在2016年轉為減少,預計南韓也將從2017年開始轉為減少。勞動投入量出現減少的話,經濟也將不可避免地減速。從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來看,南韓為2.8%,台灣為1.5%。據推算,當前南韓的潛在增長力在2%左右,已經難以像從前一樣保持超過3%的增速。
如果經濟萎靡不振,社會和治安將變得不穩定。政治家為了維持政權,傾向於推行高失業補貼和老年人福利等大規模財政支出政策。不過受經濟低迷影響,如果持續推行大規模財政支出,不久後財政赤字就將出現擴大,進而導致長期利率上漲。高利率和高稅率將導致企業的投資意願減退,最終拉低經濟增長率。歐美各國之前就曾陷入這種負面的連鎖反應。
最佳解決之道唯有技術革新
為高成本而苦惱的高收入國家或地區要想維持經濟增長,吸納人工費低廉的外國勞動者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不過過分吸收海外勞動者又可能招致社會撕裂。其原因是如果移民和外國勞動者過多,圍繞就業與當地人的摩擦將激化。在歐美各國,應排斥移民和外國勞動者的排外政策獲得了眾多支援,基於這種情形,估計南韓和台灣也不敢通過大量吸納海外勞動者來保持經濟增長。
結果,保持經濟增長的上策就只有通過技術革新來提高生産效率,但這是最難做到的。在達到中等收入之前還能參考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增長模式,而到了高收入水準,就必須自主創造增長模式。從日本「失去的20年」這一長期停滯期來看,南韓和台灣也正在步入不是政治首腦更疊、稍微運用政策手段就能確保經濟增長的時代。
最重要的是要有已步入高收入國家或地區行列的自我認識。如果一直被中等收入的意識束縛,不管是誰成為政治首腦,都無法應對不斷逼近的高收入陷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