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你能不能24小時連續戰鬥?

你能不能24小時連續戰鬥?

2017/10/20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西村友作:8月底,一篇關於知名會計師事務所離職女員工的帖子在中國的網上瘋傳。雖然話題的主要內容是“在離職前發現患癌,請求公司延長保險但被拒絕,結果自費做了手術”,但文中的一段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位27歲女員工,從去年10月份就開始加班,幾乎每天都是夜裏12點才下班,加班到半夜一兩點是家常便飯,有時候加班到淩晨4點,早上9點上班還被要求不能遲到,而且沒有加班工資或加班調休。”

 

  根據這一內容來計算,假設平均淩晨1點下班,則每天加班7小時,一個月按20天計算,每月加班140小時。在日本,被視為“過勞死認定標準”的時間外勞動時間為80小時(每天4小時)。2016年,日本最大廣告代理商“電通”的一名東京大學畢業的新員工過勞死問題成為話題,但被認定的加班時間僅為105小時。上述會計師事務所的女員工明顯超過了這個時間。雖然癌症和加班的因果關係不明確,但如果持續這樣的生活,出現過勞死也不足為奇。

 

自殺的電通員工母親神情悲痛地出席記者會(2017年1月,日本厚生勞動省)

 

  “過勞死”一詞源自日語,指的是因長時間勞動和職場的過度壓力引發的猝死和自殺。曾經在日本以外幾乎沒有類似案例,因此英語名也是“Karoshi”,直接採用了日語的讀音。

 

  西村友作 的其他文章

 

 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成功的關鍵

 

 日本人口政策留給中國的教訓

 

 被政治利用的經濟學家們

 

 可否用日本經驗幫中國治理環境問題

 

 特朗普當選預示日本經濟走向衰退


 老百姓如何甄別資産泡沫?

 中國金融改革無需操之過急

 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擠車上

 供給側改革應從安倍經濟學吸取教訓

 學區房泡沫能實現軟著陸嗎?

 

  “過勞死”是誕生於1978年的新詞彙,但實際在社會上被廣泛熟知是在1988年以後。查閱《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數據庫“日經telecon21”可知,1988年10月以前的早報版只有1篇報道使用過“過勞死”一詞。1988年,律師受理過勞死、過勞自殺和工傷等諮詢的“過勞死110”電話設置後,這一問題開始在社會上受到關注,報紙上的相關報道也出現激增。在1988年10月至1990年底的短短2年裏,日經早報版刊登的“過勞死”相關報道超過50篇。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期,某保健飲料的廣告詞“你能不能24小時連續戰鬥?”開始流行也正是在此時期。

 

  過勞死從最初就被視為一種社會問題,但日本政府遲遲未採取具體的對策。日本厚生勞動省2017年10月剛剛發佈的《過勞死等防止對策白皮書》顯示,“心腦血管疾患相關工傷保險的理賠次數”從2000年的85起增加至2016年的260起,達到3倍。此外,“精神障礙相關工傷保險的理賠次數”在同一期間從36起增至498起,增加了14倍。這些數據歸根到底只是實際被認定的人數,僅為冰山一角。單從自殺人數來看,工作問題成為原因和動機之一的自殺者人數2016年達到1978人,相當於每天就有5、6個人因工作原因而自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4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