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與安倍:兩張面孔
2018/02/12
關於自己的性格,文在寅分析稱自己有道德潔癖,討厭妥協和曖昧。青瓦臺的高官表示,「解讀文在寅的關鍵詞是‘律師’和‘原則主義者’」。在2017年8月的記者會上,文在寅表示殖民時期被日本強徵的南韓勞工對日本企業的個人賠償請求權並未失效,招致了日本方面的反對。日本政府認為該問題由於1965年簽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得到解決。在做出上述表態的第2個月,文在寅在海參崴與安倍見面時表達了改善日韓關係的意願,提出「穩定管控」歷史的未決問題。
面向未來
文在寅的這些發言看似矛盾,但是對於文在寅來説都是原理和原則。「積弊清算」是文在寅政府的最優先課題。慰安婦問題與強徵勞工問題也是積弊清算的內容之一。與日本保持良好關係對於朝鮮問題的解決不可或缺。雖説如此,文在寅的「雙軌政策」還是讓日本難以接受。他以牢記歷史問題的「進步係政治家」的面孔,對日本發表帶有敵意的言論後,又以「國家元首」的姿態表達「面向未來」。
![]() |
安倍與文在寅握手(2月9日,南韓平昌) |
2017年11月,文在寅政府在歡迎美國總統川普的晚宴上端上一份在日韓存在領土爭端的竹島(南韓名:獨島)海域捕撈的「獨島蝦」。對於文在寅來説,此舉是為了做給國內民眾看,但是在日本來看這相當破壞其在海參崴達做出的承諾。同月,在越南和菲律賓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安倍與文在寅沒有單獨進行接觸。
2018年是日韓共同宣言簽訂20週年。1998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與時任南韓總統金大中達成了該宣言。文在寅通過2017年底訪日的外長康京和向安倍釋放了「期待在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兩國共同開拓新的未來」的信號。安倍將多大程度做出回應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