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特蕾莎·梅與安倍:只有永遠的利益

特蕾莎·梅與安倍:只有永遠的利益

2018/04/08

PRINT

       

  日英在20世紀初葉曾存在同盟關係。當時英國為遏制崛起的俄國,改變了被稱為「光榮孤立」的不結盟政策。而日本也希望通過與英國結盟打壓俄國,同時提升國際地位。 

   

  重要的是忍耐

  

  英國政府認為,安倍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有助於地區繁榮,予以支援。英國政府高層也承認,「將來參加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是選項」。

  

  但中國的影響並未消失。英國在接近日本的同時,還將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以加入「保險」。英國駐日大使保羅·馬登強調稱,「不需要與一帶一路展開競爭。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需要基礎設施,這一點顯而易見」。

  

  2月1日,特蕾莎·梅在首次正式訪華中與習近平在北京舉行會談,表示為一帶一路提供協助。另一方面,特蕾莎·梅2月26日致電安倍,轉達了與習近平舉行首腦會談的情況,解釋稱「要推動一帶一路符合國際規範」。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是19世紀曾擔任英國首相的著名政治家帕默斯頓(Palmerston)留下的名言。根據時勢,「不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靈活制定戰略是英國的拿手好戲。英國政府高層表示,「效果並非迅速顯現,重要的是忍耐」。

  

  不拘泥於「同盟」的定義,專注發展關係。英國的外交戰略至今仍受到帕默斯頓理念的影響。

   

————————————

  

  特蕾莎·梅:英國前任首相卡麥隆2016年就英國是否退出歐盟(EU)舉行全民公投,結果下臺,特蕾莎·梅隨後接任。特蕾莎·梅是繼已故的柴契爾夫人之後,英國時隔26年的第2位女首相。其曾任職於英國中央銀行,屬於實務派,另一方面,被認為「缺乏幽默感」。

  

  特蕾莎·梅過去曾支援英國留在歐盟體制內,但如今卻領導脫歐談判。為鞏固政權基礎,特蕾莎·梅採將原定2020年的大選提前到2017年6月實施,結果失敗,政權基礎持續薄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瀧麻理子 倫敦,政治部 地曳航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