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川金會」才是明智之舉
2018/05/31
秋田浩之:為了重啟此前一度宣佈中止的美朝首腦會談,事務級官員的協調仍在繼續。但是,即使成功促成會談,選擇在6月12日以後延期舉行才是明智的做法。
這是因為,如果冷靜地觀察從美國報道和採訪中透露出的美國政府內部的情形,會讓人感覺即使目前舉行首腦會談,與能取得的成果相比,蒙受的損失或許更大。
![]() |
美國總統川普應該在通過實務層面磋商敲定細節、獲得成功的保證之後,再與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會晤。這樣想的理由至少有3個。
第一,至今仍不清楚金正恩是否會像美國要求的那樣,在短時間內作出棄核的決斷。
核武器申報、核查、核的運出……朝鮮或打算根據這些無核化的階段,要求獲得制裁放寬和美韓演習停止等回報。但這項工作需要數年時間,結果,將有助於朝鮮爭取時間。
朝鮮通過5月16日和24日的聲明等,明確拒絕了像利比亞那樣的先行棄核。而在26日的韓朝首腦會談中,也沒有讓人看到要改變這種立場的跡象。
多位外交人士表示,南韓總統文在寅也注意到了朝鮮的這種態度。但是,仍對川普保證説「金正恩的無核化決心是貨真價實的」,希望促成美朝首腦會談。因為文在寅無論如何都想避免本國成為戰場、導致數十萬死傷者的局面。
但是,棄核態度曖昧的金正恩和川普即使舉行會談,也無助於問題解決,戰爭的陰影並不會輕易從朝鮮半島散去。
應延期的第二個理由是,如果川普同意舉行會談,事實上將等同於放寬制裁。他和金正恩帶著笑臉相互握手的畫面一旦呈現在世界面前,各國將感覺「已經無需徹底進行制裁」,或將因此鬆開對朝鮮交流的「閥門」。
對朝制裁網其實已逐漸被撕開。在中朝邊境,被聯合國制裁限制的海産品交易等已經重現。南韓方面則在5月決定撤走軍事分界線上的宣傳廣播用擴音設備。
即使聯合國制裁的內容沒有改變,只要首腦會談舉行,制裁鬆綁的趨勢就將加速。金正恩將重新變得從容,無疑將會逐漸拖延棄核。
即便如此,如果川普具備週密制定的戰略和萬全的體制,通過與金正恩的直接會談,或許能抓住解決問題的頭緒。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實看起來正好相反。這是應該延期的第三個理由。
「目前,正在緊急召集政府內部的朝鮮問題專家」,在6月12日的會談日程敲定的5月上旬,美國政府內部透露出這種焦慮的聲音。
熟悉朝鮮問題的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尹汝尚(Joseph Yun)於3月辭職。美國前高官指出「川普政權缺乏有能力應付艱難狀況的美朝談判的專家」。正因為如此,川普將尹汝尚的前任、駐菲律賓大使金成緊急從馬尼拉召回,讓其27日開始負責美朝預備磋商。
距離6月12日還剩下約2周時間,在此背景下,縮小美朝的分歧、營造首腦會談的舞臺難如登天。白宮高官也表示「6月12日簡直就像是10分鐘之後」,承認準備工作充滿困難。
了解內情的美國外交專家表示,在美國政府內部,對於舉行會談也存在慎重言論。不過,為了迎接11月的中期選舉,川普急於取得外交成績,而敢於直言、能使川普改變主意的親信和閣僚被認為很少。
那麼,如果川普就這樣與金正恩舉行會談,結果將會怎樣呢?可以想像2種前景。但都是不理想的局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