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和日本寬鬆教育
2018/06/27
日本在進入高速經濟增長暫退的70年代後,「寬鬆教育」得到重視。這是因為,追隨歐美實現增長的時代已經終結,開始出現提倡向需要創造性的經濟模式轉向的聲音。教育也需要從偏重知識轉向鍛鍊思考能力的學習模式。就這樣,寬鬆教育從70年代末湧現。1980年時的日本每人平均GDP(國內生産總值)約為9500美元,中國2018年的每人平均GDP也有望達到1萬美元。
![]() |
考生步入高考考場(廣州市的高中正門,中村裕攝影) |
中國也將結束高增長時代,需要提高經濟品質。正處於和日本1980年前後相似的發展階段,出現中國式寬鬆教育也不難理解。「高考狂想曲」或許也將進入反思氛圍。不過,事情有些複雜的是,中國看到了日本教育的曲折。進入2000年代之後,有聲音批評日本的寬鬆教育招致了學力下降。在中國,認為不應重蹈日本覆轍的主張也有很多。
學力並非教育的全部目的,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接受寬鬆教育的世代成為日本社會的核心還是今後的事情,對其下定論也還需要時間。比日本更加在意寬鬆教育成果的或許是中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