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瑞典事件重演,日本有哪些經驗?
2018/10/03
日經中文網的特約撰稿人劉黎兒在其《中國人在海外別這樣就行了》一文中指出,日本早年也存在和大陸出境遊客一樣的問題。她介紹稱,日本歌手嘉門達夫在1990年專門發表了一首諷刺日本赴海外遊客不文明行為的歌曲,叫《無敵的日本海外旅行》。據稱,1980~90年代,日本漫畫家堀田勝彥也在其漫畫中也描繪了當時日本大媽軍團去外國旅行時的不文明行為。為日經中文網撰稿的村山宏也曾在其《文明不是靠法律約束出來的》一文中提及1960、70年代日本中年男性曾集體參加「買春旅遊團」,在亞洲各地招致反感一事。
日經新聞2004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則專門介紹了外國人對「日本遊客的評價」。
據描述,一位瑞典人看到當地報紙刊登的照片後目瞪口呆。照片拍攝的是參觀當地一座城堡的日本遊客。在照片裏,每個日本人都手拿相機在拍照。「日本遊客=相機」的形象似乎令當地人費解。文章還描述了日本人在外國付小費時的細節。據説,日本遊客因為沒有支付小費的習慣,所以導遊等會特別加以提醒。但一些遊客還是在付完費後等著找零,或催促店員要找零等。另外,據説在海外的五星級酒店還能看到一些為了想省下給服務生的小費,自己提著大行李箱前往房間入住的日本遊客。
不過,也正是在這篇文章中提及了日本遊客開始在歐洲等獲得好評,當地人認為日本遊客相比其他外國人更文明禮貌等。
正如上述文章評價的那樣,日本遊客在海外的印象和評價在其出國人數實現快速增長後的幾十年裏似乎逐漸改觀。村山宏也在其上述文章中指出,如今在微網誌上等,中國網民對本國遊客的惡習毫不留情的披露,對日本人的舉止卻稱讚有加,認為 「日本人很禮貌、文明又親切」等。日經中文網的特約撰稿人劉黎兒也指出,日本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花了20、30時年才得以改變。
那麼,日本遊客在海外的形象又是如何逐漸改善的呢?
日本政府在1987年曾出台了「海外旅行倍增計劃」,希望以此推動日本赴海外遊客在5年裏倍增,達到1000萬人,但這一目標在1990年提前實現。之後,由於日本人在海外的文明舉止問題以及「觀光摩擦」的表面化,從社會輿論到政府開始提倡將日本人的海外旅行從「人數的增加」推向「品質的提高」。
1990年12月,在日本赴海外遊客突破1000萬人的消息傳出後,日經新聞立刻發表社論,呼籲稱:「(走出國門的日本人)不需要去卑躬屈膝,但要成為一個尊重對方國家風俗、習慣、禮儀的旅行者」。在這之前的1989年,日本觀光協會專門發行了旨在提高旅行者文明禮儀的指南手冊,並免費郵寄給學校相關人士。
在紐約自由女神像下拍照的日本遊客(2016年,reuters,資料) |
作為具體的措施,據稱在旅遊行業方面,當時很多日本旅行社在組織赴海外的旅行團時會在出發前舉行説明會或者通過跟團導遊仔細的傳授國外廁所和浴室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給小費等。日經新聞也在2002年的系列連載中刊登了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青木保對日本人赴海外旅遊時應注意事項的提醒和建議。其中指出「區別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對自身行為加以約束是一項基本禮貌」,稱「(日本人)需要提高對公共空間的意識」。連載中還專門介紹了如何在海外付小費,在海外不同場合的著裝以及如何禮貌的購物等內容。
日經新聞還有報道評論稱,日本人的海外旅行在當時往往容易陷入看看景點、逛逛古跡的單純的走馬觀花模式,缺乏靜下心來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習慣的細緻觀察和嘗試了解當地人的視角與想法。呼籲走出去的日本人提升全球性的視野和國際化的感覺。
事實上,從1980年代後期起,日本的海外旅遊的內容和形式也在逐漸走向多樣化。據稱,專門學習英語和當地文化禮儀的團隊遊不斷增加。從小學生到老年人,赴海外旅遊者的年齡層也不斷拓寬,除旅行社外,其他企業等也開始涉足旅遊的提案和企劃,新的海外旅遊模式應運而生。
政府的政策推動,社會的廣泛教育,旅遊行業與企業的宣傳以及民眾自身意識的提高等,這些綜合因素或許讓日本人實現了在海外從不受歡迎到讚賞有加的轉變。
從「走出去」到「迎進來」
近年來,無論是主流傳媒還是社交網路,也無論是在日本國內還是海外,諸如日本遊客在海外的消息和話題等讓人感覺已銷聲匿跡。相反,訪日遊及相關問題卻成為中日兩國都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