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裏的中日關係40年
2018/10/26
相互間國民感情變化
那麼,在最近40年間,中日兩國民眾相互間的印象或者説國民感情又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 |
日本對華「親近感」
日本內閣府有一項自1975年起每年實施的「有關外交的輿論調查」。該調查以日本20歲以上男女為對象,從1978年起設置了有關「對中國是否具有親近感」的提問。觀察從1978年到2017年的39年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雖然存在一定起伏,但日本人對中國「抱有親近感」(1978年62.1%,2017年降至18.8%)的比率總體呈下滑趨勢,相反,對中國「不抱親近感」的比率(1978年25.6%,2017年上升至78.4%)卻整體呈上升趨勢。
![]() |
結合中日兩國間40年來發生的主要事件和中日關係整體狀況的變化來看,從1978年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到1989年前,日本民眾對中國抱有親近感的比率總體在65%以上,不抱親近感的比率則基本在30%以下。尤其在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後的1980年,日本民眾對中國抱有的親近感的比率達到歷史最高的78.6%,而不抱親近感的比率則僅為14.7%,創下了歷史最低點。
日本人對中國親近感大幅下滑是在1989年之後,雖然在日本明仁天皇實現訪華的1992年出現了小幅回升,但在1995年,日本人對中國抱有親近感和不抱親近感的比率首次發生逆轉。在這以後一直到2003年,兩者的比率雖然時有換位,但總體保持著平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