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要走日本「路線圖」?
2018/11/06
中國的債務激增源於2008年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對策。2007年底企業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為97%,而2018年3月底上升到了16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債務激增易引發危機。
有觀點指出,中國的情況與房地産泡沫導致日本家庭收支情況受損的日本不同。另一方面,中國的「影子銀行」持續膨脹。
大和綜研的經濟學家齊藤尚登擔心的是理財商品。理由是加強監管會使資金減少,從而導致股價下跌,壓縮過剩債務的去槓桿化的難度還在後頭。
接下來要關注將於近期舉行的十九屆四中全會。SMBC日興證券的平山廣太表示,「再次刺激經濟?還是推進結構改革?在貿易摩擦之際中國如何選擇受到關注。」
在日本,當時的小泉純一郎政府採取結構改革路線,在經歷了更嚴峻的局面後股價出現反彈。
當然,也有市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例如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2000年達到頂峰後的10年裏,其走勢與日經指數相似。但是與第11年轉為下跌的中日股市不同,納斯達克指數持續上漲。這是因為蘋果等IT企業一路高歌猛進。
面臨難關的中國股市會成為世界風險的震源嗎?市場對中國股市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藤田和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