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本何時能圓登月夢?

日本何時能圓登月夢?

2019/01/25

PRINT

      “將美國宇航員再次送上月球是重要的一步”,2017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了新的宇宙計劃。此次,美國真正瞄準的並非月球,而是火星。美國等主導的國際空間站(ISS)預定於2025年退役,作為替代項目,美國提出的是在月球附近建設被稱為“深空門戶(Deep Space Gateway)”的月球版空間站。而讓宇航員重返月球則是為了建設有人基地。NASA提出了2030年代將人類送往火星的構想,“深空門戶”和月球基地將成為人類走向火星的轉机站。

    

      在“深空門戶”建設計劃上,主導方的美國已經與俄羅斯確認開展合作,而目前同樣參與國際空間站運營的日本也希望參與其中。在美國出臺新計劃的同時,日本政府修改了《宇宙基本計劃》的路線圖,確定參與美國計劃的方針。由於日本沒有自主的載人火箭,因此包括登月在內的載人航太項目將採取追隨美國的形式繼續推進。

     

      一方面,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進展,民企涉足航太業務的門檻正在降低,美國等參與相關業務的民營企業正在崛起。以此為背景,日本政府在宇宙開發上也加強了依託民間力量的“官民合作”的姿態,並將培育航太業務初創企業列入了政府的增長戰略。今後,類似ispace等民企或在日本的探月計劃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技術不是障礙

   

      日本在技術上被認為可以實現月球著陸。在整體的宇宙開發實力上,日本難以比肩美俄以及中國等,但在很多技術上日本不可小覷。

   

      無人探測技術是日本最大的強項。日本的主力運載火箭H2A的信賴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無人補給飛船“白鶴”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持著100%任務成功率的無人補給飛船。由於其可靠性而成為了國際空間站目前不可缺少的存在。在未來向繞月空間站及基地運送物資等方面也有望發揮重要作用。

      

抵達龍宮的隼鳥2號的想像圖(JAXA提供)

   

      而由“隼鳥”號探測器開展的小行星探測更是一個代表性的事例。“隼鳥1號”曾跨越眾多障礙,成功採集了小行星“絲川”的微顆粒物,並於2010年將其帶回地球。而作為後續機,JAXA于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于2018年6月抵達距地球3億公里的小行星“龍宮”。其力爭于2019年2月在小行星上實現著陸並採集岩石樣本並帶回地球。相比月球等,小行星等天體目標較小,因此很難把握準確位置。而“隼鳥”集合了日本企業等長年積累的控制技術,通過光學攝像頭、鐳射等定位並實現準確的“定點著陸”。這一技術完全有望應用於日本計劃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SLIM,以實現誤差在百米以內的精準著陸。日本還擁有以高精度拍攝各類天體表面影像的感測器技術,這一技術也曾在月亮女神號探測器的探月任務中發揮了巨大威力。

  

      另外,通過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日本還培養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宇航員。自1990年第一位宇航員飛上太空以來,日本已有12名宇航員有過參與太空任務的經歷,在國際空間站執行長期駐紮任務的宇航員中也不乏日本人的面孔。

   

      不過,與技術相比,日本面臨的更大障礙在於資金。包括探月在內的航太計劃需要的是龐大的資金支援。據稱,僅無人探測器SLIM的探月計劃就需要投入100億日元以上的預算。日本每年的宇宙開發相關預算僅為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左右,不及美國的10分之1,還少於中國。而其中最大部分(400億日元)投向國際空間站項目。與距離地球僅40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相比,月球在更遙遠的38萬公里之外,因此對於日本來説,包括火箭、無人探測器的開發與發射,乃至載人探月等在內的全面自主的探月計劃的開展被認為存在巨大的困難。

   

      《日本經濟新聞》在2018年的一篇評論性文章中曾指出,在有限的政府預算中,為了始終站在宇宙開發的最前沿,日本能夠選擇的道路是繼續磨礪自身擅長的無人技術,成為在世界上“一枝獨秀”的存在。如何將有限的資金集中投入到效果最顯著的領域或是對今後日本宇宙開發是否具有戰略性的一大考驗。

  

      日本登月只是時間問題

   

      “人類自身不用特意前往,只要將小型的機器送往太空就會如同自己的‘分身’,身臨其境般的看到四週。太空中危險的地方只要派機器人去探測,然後將成果帶回地球即可。我們很可能迎來這樣的時代”,曾兩度赴國際空間站執行長期駐紮任務的日本宇航員野口聰一日前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在被問及對2050年的宇宙開發狀況的展望時,他這樣回答。

    

日本宇航員 野口聰一

  

      正如坐在家中就能夠以“虛擬現實”等方式走遍全世界一樣,技術的進步正帶來很多人們無法預知的可能性。未來,尤其是對於普通人來説,去登月或者太空旅行實際具有多大意義也是一個未知數。

  

      雖然已落後中美等,但日本要真正實現圓登月夢可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也許,在這之前,日本早已借助虛擬現實等幫助更多的人實現了“探月旅行”的夢想也説不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2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