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慧財産權戰略40年停滯不前
2019/10/21
澀谷高弘:在日本的企業等場所,以智慧財産權戰略為主題演講的機會增加,如果問到場的企業管理人員,「您覺得智慧財産權對貴公司重要嗎?」100個人中,幾乎所有人都舉手認為重要。但是當問「貴公司使用智慧財産權,取得了豐碩成果嗎?」則無一人舉手。
日本在1970年代是世界上專利申請數最多的國家,2002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提出「力爭智慧財産權立國」。然而2010年代,在日本擁有最多專利的日本大型機電廠商全線衰落。
原因之一就是日本企業的智慧財産權戰略從1970年代的「一心申請專利,增加專利保有數」開始,40年間一直沒有進步。日本的産品曾經在歐美暢銷,持有的專利可活用於交叉許可協議,與同行其他企業相互允許使用對方的技術。
但是,從1990年代開始,南韓、台灣和中國大陸的製造業興起,日本企業申請的大量專利産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網際網路上瀏覽與製造經驗相關的日本專利,在自有工廠模倣、再現産品。在工廠內進行模倣的話,日企難以在侵犯智慧財産權訴訟中獲勝。
當日本的機電和半導體企業為技術外流而苦惱,與亞洲企業展開消耗戰時,歐美企業又在做什麼呢?實際上歐美企業卻在「利用」這些亞洲企業。
美國英特爾無償向台灣企業公開提高個人電腦性能的技術,在此基礎上供應本公司的半導體。被允許使用重要技術的台灣企業無法背叛英特爾。這是因為如果台灣企業未經允許向第三方提供或是改變專利,將受到嚴厲制裁。美國蘋果也與製造iPhone等産品的中國的工廠結成了同樣的關係。
英特爾和蘋果獲取亞洲企業,通過技術和合約建立了使自身繁榮的業務模式。這才是智慧財産權戰略吧。美國先進企業的經營者擁有智慧財産權意識,身邊有很多了律師等智慧財産權方面的專家。經營和智慧財産權合為一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