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戴森放棄純電動車是認清了現實?

戴森放棄純電動車是認清了現實?

2019/10/25

PRINT

       高橋徹:「能夠這麼乾脆地放棄,也許是經營者控股企業的優勢吧」——戴森突然在純電動汽車(EV)領域舉起「白旗」,甚至令日本大型車企的高管有點佩服。

 

       戴森1010日宣佈放棄開發和生産純電動汽車(EV)。「找不到商業化的頭緒」,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的説明簡潔明瞭。

 

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2018年3月)

 

       戴森啟動純電動汽車計劃是在2015年。20179月對外宣佈了發揮在家電領域積累的技術、全面自主涉足電池、馬達和車身業務的構想。

 

       該公司由曾是工業設計師的詹姆斯·戴森于1993年設立。不斷推出強調「吸力不下降」的氣旋式吸塵器、無葉風扇和吹風機等劃時代的産品。

 

       1990年代初期,戴森曾試圖將通過空氣漩渦吸入灰塵的氣旋技術應用於汽車。該公司向汽車行業提出能從柴油車廢氣中分離有害物質,但未被採納。

   

       據悉2年前宣佈涉足純電動汽車時,詹姆斯·戴森向員工表示,「比起凈化廢氣,(純電動汽車)將能夠從一開始就不産生廢氣」。

 

       為了讓跨越四分之一世紀的心願變為現實,戴森穩步推進了計劃。首先於2015年收購了擁有安全且能實現高容量的「全固體電池」技術的美國初創企業。2018年分別在英國開工建設用於試驗行駛的測試路線,在新加坡開工建設專用工廠。

 

       戴森同時還從汽車行業挖來技術人員,20191月日産汽車前專務羅蘭德·克魯格(Roland Krueger)加入。純電動汽車的開發預算達到25億美元。開發團隊增至523人,為了2021年發售而進行的準備工作看起來進展順利。

 

       儘管如此,戴森一台純電動汽車也沒有生産出來,未能找到商業化的道路,原因何在呢?戴森的計劃在兩個方面是劃時代的,但其中存在陷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