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售ARM看孫正義誤判中美摩擦
2020/09/18
2000年以後,孫正義向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出資、收購英國沃達豐的日本法人等,一直決心緊盯技術革新進行投資。看準真正AI時代的到來,孫正義還創設了願景基金,致力於投資獨角獸企業。
在軟銀集團此前的持股中,阿里巴巴股票超過半數。借助阿里巴巴的上市,軟銀獲得了鉅額的未實現收益。另一方面,按軟銀集團所投企業的地區來看,明顯偏重於中國。孫正義準備通過投資美國IT來降低對阿里巴巴的依賴度,這「顯示出孫正義準備在中美的夾縫中保持平衡的思想」(軟銀集團相關人士)。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在今年6月辭去了軟銀集團董事職務。
孫正義為脫鉤時代描繪的投資戰略仍未確定。不過也存在可以預測其動向的提示。那就是美國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領導的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
波克夏最近決定向日本的綜合商社及美國的高科技風險企業出資。該公司以往是以美國的大型企業股票為主,但通過取得風險企業和美國以外企業的股份,開始將投資組合進行分散化。偏重於阿里巴巴和獨角獸企業的軟銀集團開始買入美國上市企業股份,兩者的動向在此有所重合。
面對脫鉤時代,在有潛力的投資對象較為有限的情況下,孫正義和巴菲特這兩種不同性格的投資家似乎在不約而同地靠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堀田隆文、井川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