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衝擊50年(1)資金不與經濟聯動
2021/08/13
截至上世紀90年代,存在美元的供給量增加、美國名義GDP增長率隨之提高的傾向。但在2010年以後,雖然供給量增至2.4倍,但GDP僅為1.6倍。美國股市的總市值達到約3倍,但惠及實體經濟的能力正在減弱。
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統計顯示,以上世紀70年代為轉捩點,在美國,即使生産效率提高,勞動者的平均工資也難以上升。貨幣的膨脹與市場主義和全球化産生聯繫,跨國企業的管理層和股東從中受益,但勞動者受益的情況減少。
![]() |
「必須每天多次進行漲價」,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經營食品店的賈利爾·穆拉德(音譯,42歲)發出叫苦聲。
在經濟危機加劇的2019年秋季以後,該國貨幣黎巴嫩鎊的「黑市匯率」産生,實際價值暴跌至與美元掛鉤的官方匯率的10分之1以下。砂糖和油等依賴進口的食品價格上漲至8倍以上。
相對於黃金,美元價值縮水98%
黎巴嫩保持較高貨幣價值和存款利率,吸引了海外資金,建立了偏重金融部門的經濟。「除旅遊業以外幾乎沒有工業,卻過著超出自己能力的生活」,在英國渣打銀行的黎巴嫩法人擔任負責人的經濟學家這樣感嘆。
黎巴嫩危機彰顯出依賴資金的經濟增長的脆弱性。沒有實體經濟的富裕難以持續。
央行除了貧富差距之外還瞄準氣候變化問題,開始向加強經濟潛力的方向引導資金。「在已開發國家央行進行資訊和意見交換中,認為應採取某些對策的想法擴大」,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如此表示。
50年前僅為35美元/盎司的黃金行情已漲至1800美元大關。反過來説,相對於黃金,美元的價值縮水98%。日本pictet投信投資顧問的社長萩野琢英錶示,「貨幣供給量增加,價值動搖之時,出現黃金迅速上升的局面」,購買黃金的投資者再次增加。
在50年前,美國停止美元兌換黃金,使貨幣政策的靈活性隨之提高,容易抑制繁榮與蕭條的波動幅度。
另一方面,由於資金的大量供給,雖然緩解了金融危機等的痛苦,但也許導致了阻礙應對數位化等的經濟結構變化。如何恢復實體經濟的增長力正受到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