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零利率後的新世界會是什麼樣?
2022/02/28
永井洋一:由於急劇的通貨膨脹,歐美各國央行紛紛調整此前的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主要國家正在快速加息。把錢存到銀行裏就必須支付利息的「鏡之國」(比喻鏡中顛倒的世界)居民也許暫時放下心來,但在「異次元」的金融環境持續的期間,經濟框架發了重大變化。即使利率復甦,所呈現的也肯定是一個不同於往昔的新世界。
被稱為「經濟溫度計」的美國長期利率的長期走勢正在發生變化。2021年10月,10年期國債利率的5年(60個月)移動平均值止跌,與10年(120個月)移動平均值之差縮小到不足0.08%。這是二者自1987年4月至今34年半以來最接近的水準。這一現象表明,在不久的將來,5年平均很可能超過10年平均,讓人預感到歷經40多年的物價難上漲的通貨緊縮時代將會終結。
![]() |
2021年底,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開始實施加息,除日本外,世界各國央行相繼轉向貨幣緊縮的方向。如果換個角度來看,會讓人覺得到這是相互轉嫁通貨膨脹的「以鄰為壑政策」,或者是應對新冠疫情的財政刺激導致信用下降後開始採取的法定貨幣保衛戰。野村綜合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木內登英指出,「如果日本銀行(央行)的動作遲緩,恐怕會導致資本加速逃離日本(日元貶值)」。
![]() |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各國都希望貨幣貶值,力爭擴大出口。但由於疫情和脫碳政策的影響,物流和供應受到制約,産地和消費地距離較近的話會更為便利。日本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長渡邊博史指出,「如果在地區聯合體內部推進自産自銷,貨幣貶值的好處就會減弱,貨幣升值會更加有利,因此需要有匯聚資金的吸引力」。
市場對於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實際利率的看法可能也會改變。以往只要實際利率下降,人們就會認為對投資有利,股價就會上漲,但在拉低經濟的「惡性通貨膨脹」局面下,實際利率下降會成為股價下跌的主要因素。1970年代的情況就是這樣。
深受超低利率之苦的銀行會怎樣呢?渡邊博史認為,「通過長短期利率差來賺錢的傳統經營很難復活」。因為在如今的時代,以美國為中心,已經可以通過網路空間在個人之間進行相互借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