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晶片面臨被篡改的威脅
2022/05/27
加藤宏志:雖然並未看到實物,但僅僅去想就感到很可怕——專家們如此表示。那個威脅就是半導體電路被篡改。據悉,存在有惡意的人篡改過的半導體晶片被用於全世界電子産品的危險。如果這一企圖得逞,建立在數位技術之上的現代社會將陷入嚴重混亂。下文追蹤了身在科學技術最前線的研究人員感到的危機的真相。
一個惡夢正在被談論。智慧手機和家電突然開始進行監聽,汽車和工廠緊急停止,産生嚴重混亂。這是各種設備上搭載的半導體晶片的電路開始工作、無法進行正確控制的情景。
![]() |
日本東北大學的教授本間尚文等人4月宣佈,開發出了檢測混入半導體晶片的非法電路的新技術。刊登在國際學術雜誌上的成果引入數學的獨特方法,受到外界關注,但令人在意的是研究的動機。
「雖然可能感到半信半疑,但很難説如今的半導體晶片絕對安全。需要確保安全的技術」。本間尚文教授表示,正規的晶片上被植入可疑電路的威脅正在提高。
晶片根據電路數據製成。如果在製造之前篡改一部分電路數據,具有相應功能的晶片將大量湧現。如果有惡意的人偷偷植入破解密碼的電路,在理論上,可以窺視採用相關晶片的設備的數據。東北大學的新技術能對比即將製造之前的電路圖和設計式樣,檢測電路數據是否被篡改。
![]() |
偷偷植入在特定時間使加密失效的電路的示意圖 |
對於可疑電路的存在,連專家都説並未看到實物,但如果屬於事實,影響將難以估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身邊的設備幾乎都使用晶片,同時還能進行通信。還有預測顯示,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全球物聯網設備的數量2016年約為170億部,到2023年將翻一番。
專家聯想到隱藏在木馬中的士兵騙過疏忽大意的對手這一古老故事,把欺騙設計者的惡意電路比喻為「特洛伊木馬」。還有人稱之為「後門」。在海外,把植入相當於特洛伊木馬的電路的晶片稱為「間諜晶片」。
感覺難以採取對策。這是因為雖然存在惡意,但晶片本身是正規産品,同時能追溯詳細製造工序的半導體電路被篡改的事態難以想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