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晶片面臨被篡改的威脅
2022/05/27
電子産品的威脅還有電腦病毒。在打開可疑的郵件後,個人電腦將感染非法程式。敵人從外部襲來、通過安全軟體打響防禦戰的情況容易理解。但是,安全軟體對電路篡改不起作用。這是因為內置非法電路的個人電腦本身已經被侵蝕。
並非病毒引發的傳染病,半導體電路被篡改更像是不知道何時發病的癌症。必須應對內部的敵人。現有的對策將從根本上被顛覆,敲響警鐘的研究人員或許已感到異常恐懼。
雖然沒有驗證這種擔憂的可靠證據,但似乎並非杞人憂天。多位研究者表示,成為對這個問題産生興趣的契機的事件出現在2012年。當時美國有論文稱,工業領域也在洽購的軍用晶片上發現了破解密碼的電路。
![]() |
成功製造出植入非法電路的晶片(圖由塔林理工大學提供) |
當時,歸納分析結果的一個人是英國康橋大學的Sergei Skorobogatov博士。這位博士表示,在展開研究方面不會追究任何人的責任,他如今抱有深深的憂慮。
Sergei Skorobogatov教授表示,「一直對潛在的威脅敲響警鐘,但晶片企業並沒有為採取對策而展開投資。企業認為‘並不構成威脅。同時沒有被惡意使用’,感覺沒有採取行動的必要」。教授始終認為,「今後將發生嚴重問題」。
即使中美摩擦令中國産品的安全性得到討論,但在現階段,某個國家的某個人植入的電路並不會在身邊引發嚴重混亂。很多人認為這是過度擔憂。
有觀點認為,覺得半導體被植入非法電路或許是在煽動威脅。在這種氛圍也開始瀰漫的背景下,宣稱已成功植入非法電路的人出現在歐洲的愛沙尼亞。
「在製造前植入非法電路,交給企業,完成了晶片製造」。徹底化身為可疑人物、實際驗證惡行能否實現的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是塔林理工大學的Samuel Pagliarini博士。這是駁斥「不可能輕易做到。是杞人憂天」這種主張的最簡單方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加藤宏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