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面對中美對立的無奈
2022/12/23
由於川普政府推行的禁止為華為代工,在台積電銷售額中,面向中國大陸企業的佔比到2021年已由2019年的20%縮小到10%,因此新限制的影響將增大。所以,從中長期來看,可以認為充分獲得中國經濟發展果實的道路也已經被堵死。
比起對銷售額的直接影響,半導體産業脫鉤對台積電而言是更嚴重的問題。美國要求各西方同盟國與自身的新半導體限制保持步調一致。如果各國響應,半導體産業不斷脫鉤,張忠謀曾表示台積電成功的關鍵是對世界各國一視同仁供應半導體。但這一基本戰略已無法成立。
張忠謀在曼谷的發言也暗示出台積電還將強化亞利桑那以外的其他國外工廠,並已開始推進國際分散的戰略。除了計劃在日本熊本工廠製造14奈米以上尖端産品外,在歐洲、印度、東南亞建廠也備受期待。
留住人才將是技術實力的關鍵
熟悉半導體製造工序的某行業資深人士表示,確立尖端微細加工技術最重要的是確保和長期留住優秀人才。他指出,英特爾之所以在製造技術競爭中落後於台積電,就是因為技術人員和製造人員的離職率高,難以積累技術。張忠謀作為更重要的因素,指出美國整體遠離製造業,難以確保人才。
台積電提出增加台灣以外的生産基地,其中最大的課題是確保和留住負責的人才。在跳槽普遍的美國,要想長期留住人才,需要在報酬等方面付出高昂的成本。在半導體製造企業不斷減少的日本和歐洲,確保負責製造工藝開發的技術人才並不容易。
![]() |
隨著台積電在台灣以外增加生産,整個企業的平均成品率會不斷下降,而人才成本增加,分析師質疑稱:「通過國際分散,能否中長期降低毛利潤率?」。對此,台積電的首席財務官黃仁昭自信地説:「投産初期可能會下降,但從中長期來看可以保持53%以上的毛利潤率,這是我們的基本」,但實際情況是完全無法預測能否實現。
但在股票市場上有投資者相信台積電管理層會克服中美對立,中長期保持增長和高收益。
股神華倫·巴菲特領導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7~9月首次投資41億美元配置了台積電股票一事在11月中旬被報道。據稱,老虎全球管理(Tiger Global)及索羅斯基金管理(Soros Fund Management)等實力基金相繼在同期增持台積電股票。
與其他主要半導體股票一樣,台積電的股價處於下跌局面,基本抵消了被新冠疫情下的IT(資訊技術)特需推高的去年上漲部分,由於10月公佈的良好業績和「巴菲特買入」的新聞,投資者紛紛買入。
![]() |
半導體股票整體陷入低迷的局面,而台積電的反彈比英特爾強勁有力。台積電的總市值2020年超越英特爾後,雙方差距很快拉開到3倍。隨著此次反彈,差距擴大到近4倍。巴菲特等投資高手們認為,今後台積電的總市值會進一步上漲。
台積電憑藉絕不跟客戶競爭的純代工商業模式和不斷地研究開發和設備投資,成為了全世界最強的半導體製造企業,能否像巴菲特預期的一樣,克服地緣政治學危機這一最大困境?建立成功模式的張忠謀已經91歲,台積電難以一直依賴他,今後將考驗的是接班人們的實力。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柳建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