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蘋果生産大遷移,供應鏈大分散時代?

蘋果生産大遷移,供應鏈大分散時代?

2022/12/27

PRINT

  

       成本會隨著移動距離的變化而浮動。但這一點要看怎麼想了。完成一部iPhone本來就需要材料和零部件走完76萬公里的行程,這一距離相當於在月球和地球之間往返1次。如果臺積電開始在美國製造蘋果使用的處理器,那麼總移動距離會再次發生變化。以前在東亞就能完結的供應鏈將開始變成複雜的樹形,但如果變得更加全球化的話,生産基地過度集中帶來的風險就會消除。

   

       另一個關鍵點可能是數據。2020年以後中國禁止企業將數據帶出國外。供應鏈和生産的相關資訊目前分裂在中國和其他地區。如果産能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區,蘋果在總部所在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進行綜合管理的餘地就會增加。這是探究IoT(物聯網)果實的良機。

   

       這是20年來的首次重大轉變。製造業的重心將從“世界工廠”中國呈多極化分散。但中國這個巨大市場不會消失,全世界的智慧手機用戶也不會消失。總之,圍繞供應鏈開始尋找新的整體最優的動向已經開始。

   

       還有一點不會變,那就是即便國家之間存在矛盾,企業也不能停止追求規模的步伐。

    

       英國物理學家傑弗裏·韋斯特(Geoffery West )的著作《規模》認為,哺乳類動物存在這樣的規律:“如果體型增大至兩倍,則單位時間的心率下降25%(一生總心率次數基本相同),壽命延長25%”。企業也存在類似的相關關係。當然也有一定的條件、例外和極限,但規模的維持和擴大與企業的發展和延續密切相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羅氏(Roche)及雀巢(Nestle)等瑞士企業在面臨納粹德國的侵略危機之際,把公司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將被接管的高風險地區,另一部分在其他地區。這當然對經營造成了重大打擊,但由於把“其他地區”的中心放在了美國,業務反而擴大到了世界各地。助推兩家企業成為跨國企業的原動力是大戰中所面臨的考驗。

 

      蘋果的基地大遷移可能也是類似的格局。在形勢不明朗的時代,同樣可以把危機轉化為發展機遇。對大多數日本企業來説,這一點應該是一樣的。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3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