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進化(3)「以毒攻癌」提高生存率
2023/02/24
新冠病毒此前在全球範圍肆虐。感染人數超過6億7000萬人,死亡人數逼近700萬人。病毒一直讓人類感到恐懼,但將其特性應用於癌症治療的顛覆性思維也在引發關注。
![]() |
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的藤堂教授將利用病毒治療癌症 |
「癌症能用病毒來治療」,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藤堂具紀自學生時代起「一直不確信地認為」。這種想法在他約30年前讀到美國《科學》雜誌刊登的1篇論文後變成了確信。
1995年,藤堂前往美國。目的是在撰寫病毒療法論文的喬治敦大學的Robert Martuza的指導下參加最新研究。
作為腦神經外科醫生的藤堂越是開展相關研究就越感覺腦腫瘤的治療「難以使用傳統方法」。大腦無法像其他器官那樣完全摘除。還存在大腦血管無法讓異物通過的「腦血管障壁」這一阻礙,抗癌藥也難以直接抵達患處。
在這一情況下,藤堂等關注到的是病毒。病毒能在入侵細胞後進行繁殖。繁殖的病毒能破壞細胞,轉移至周圍的細胞。力爭利用這種特性來治療癌症的是病毒療法。
採用的是引發口唇皰疹的「單純皰疹病毒1型」。通過操控3個基因,使之僅在癌細胞內繁殖和進行破壞。
針對腦腫瘤中惡性程度尤其高的腦膠質瘤(glioblastoma、GBM)的復發患者等實施臨床試驗。雖然標準治療後的生存率僅為逾1成,但在病毒療法的臨床試驗中,1年後生存率超過8成。
參加臨床試驗的一位50多歲男性表示「原來看不到未來,非常絕望。感覺像是抓住了一根稻草」。他在接受治療5年多後,現在還重返工作崗位。「能有今天多虧了病毒。確實非常感謝」,他説。
2021年,新藥以「Delytact」的名稱獲批。不過,現在面向腦腫瘤,能治療的患者有限。在此情況下,藤堂攜手日本杏林大學泌尿科教授福原浩等人推進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還攜手日本信州大學推進用於「惡性黑色素瘤」的醫生主導的臨床試驗。信州大學醫學部教授奧山隆平表示「現有藥物無法取得明顯效果的患者也産生了顯著效果」,感覺取得成效。
2022年秋季還成立了相關學會。藤堂表示「病毒療法存在能治癒癌症的可能性。希望在有生之年實現目標」。他的挑戰仍在繼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田倫志、草鹽拓郎、高城裕太、齋藤萌、滿武里奈、藤井寬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