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機與機器人密度
2023/04/18
中國政府計劃到2025年將機器人密度提高到約500台。機器人曾是提高製造業效率的手段,但如今正在成為維持生産的必要基礎設施。
![]() |
在全球的物流倉庫中,貨物搬運用機器人的普及正在加速(大阪府門真市) |
專業製造商不斷湧現,物流業的機器人比人工便宜
全球性勞動力短缺將推高機器人密度。全球物流倉庫由於電子商務普及而極為繁忙,機器人正在取代時薪上漲的人工搬運貨物。專業製造商也相繼誕生,高性能機型的價格在5年內從20萬美元降至5萬美元左右。
相比招聘逐年困難的人類員工,3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資的機器人更為低廉。致力於機器人物流省人化的日本GROUND公司的社長宮田啟友表示,「構建以機器人為中心的系統已進入討論階段」。
![]() |
在世界範圍內,人們一直擔心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奪走人類就業機會的「技術性失業」,但在主要國家,絕對的勞動力短缺成為更大課題。
德國將推進産業政策「工業4.0」,通過機器人和數位化來彌補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同時將在幫助人員學習自動化相關技能方面展開政企合作。追求的是人類與機器人各司其職的理想形態。
在人口減少的未來,能否通過未來的理想狀態倒推現在,實現促進創新?不畏懼變化的決心將受到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