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衝擊的虛實,美國貿易之痛被誇大

中國衝擊的虛實,美國貿易之痛被誇大

2023/07/11

PRINT

   

  日本慶應大學的準教授笹原彰表示,也有研究證實美國的痛苦程度高於其他國家。認為製造業的衰退局面疊加“中國衝擊”的高峰和住宅泡沫的破滅,美國遭受了超過1970~1980年代“日本衝擊(Japan Shock,來自日本的進口增加)”和“亞洲四小龍衝擊”(Tiger Shock,來自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等地的進口增加)的打擊。

    

  另一方面,也有專家對於僅關注中國衝擊的負面影響感到擔憂。因與中國等國的貿易增長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增加出口機會、促進産業新陳代謝等正面影響,負面影響被抵消的情況突出。

   

資料圖

  

  日本慶應大學的準教授笹原彰就是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之一。他在擔任美國愛達荷大學助理教授時期完成的共同論文中分析稱,如果考慮到美國對世界的商品出口增加和來自中國的商品進口增加,1995~2011年間相抵之後美國獲得170萬個就業崗位。

    

  日本專修大學的教授大橋英夫表示,“IT革命帶來的潮流變化或許對製造業的就業産生了更明顯影響”。在世界經濟學界,類似的觀點根深蒂固。

   

  問題在於為政策的內向辯護

    

  問題在於美國胡亂地誇大“中國衝擊”,為內向的經濟政策辯護的政治姿態。原本藥方應該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由貿易的效用,同時通過加強安全網和擴充教育、職業培訓來緩解弱者的痛苦。David Autor等人也一直對貿易保護主義敲響警鐘。 

   

  儘管如此,特朗普前政府仍敵視對美國存在威脅的貿易夥伴,不僅對中國,還對日本和歐洲等徵收了高關稅。雖然拜登政府更加意識到要降低供應鏈依賴中國的風險,但也是與擴大和深化自由貿易區背道而馳,這(和特朗普政府)如出一轍。 

    

  新冠病毒的全球性流行、烏克蘭戰爭爆發、海峽兩岸的風險迫使美國修正過度全球化和加強經濟安全保障,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正因為主要國家之間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係,才能交換短缺的戰略物資和能源,這似乎也是事實。

   

  “雖然貿易不是特效藥,但也不是阿喀琉斯之踵”。世貿組織總幹事奧孔喬-伊韋阿拉在刊登于美國外交雜誌上的文章中如此表示。儘管存在程度上的差異,但很難認為加強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拜登經濟學是健康的。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小竹洋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2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11
投票總數: 63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