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和食」(日本菜)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非物質文化遺産。隨後日本食品出口擴大的預期有所升溫,但在世界範圍內備受歡迎的日本「和牛」在美國卻可能並未受益於這股東風。
 |
日本中央畜産協會製作的宣傳冊。通過右上角的標記突出了「日本産和牛」 |
在美國大城市的餐廳,功能表上偶爾能看到「Wagyu」(和牛的日語發音)的字樣,但大部分並非日本出口的牛肉。而是與當地品種交配、價格更加低廉的和牛亞種。美國商標註冊並未規定「Wagyu」標識僅限日本産和牛使用,目前美國並不存在對「倣和牛」進行限制的法律依據。日本業界團體已開始通過帶有太陽旗、肉牛圖案及「和牛」字樣的專用標識突出與「倣和牛」的差異。
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食品展銷會上,已開始宣傳「和牛」商標的日本中央畜産協會調查員礪波謙吏感嘆稱,「為了對標識進行限制,應該早點採取措施」。
據稱,此前以研究為目的記入美國的和牛的精子不知不覺被擅自用於商業用途,並與美國的安格斯牛進行了雜交。日本注意到之後試圖進行商標註冊,但已經為時已晚。「和牛」已被視為一般名稱,結果未能成功註冊。而在美國到處都在銷售的「富士」蘋果等也屬於相同情況。
此外,2010年日本發生的口蹄疫也産生了消極作用。雖然日本牛肉出口自2012年9月開始重啟,但在日本出口中斷期間,在大量烤肉店等處,與嚴格意義上説並非「和牛」的「F1」的混合肉牛以及該品種的子牛的肉作為「Wagyu」迅速浸透。另一方面,價格達到「Wagyu」一倍以上的日本産「和牛」的銷售目標則僅限於面向富裕階層的餐廳和面向日本人的超市等。
就像在食品産業培育方面擁有長期戰略的法國對「香檳」標識進行嚴格限制那樣,世界貿易組織(WTO)在突出葡萄酒和蒸餾酒原産地的標識方面承認各國擁有強大權利。歐盟(EU)已經出台在起司和肉類方面加強這種標識限制的方針,而日本也應呼應這一舉措。但美國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在老齡化不斷加劇的日本,高檔牛肉的市場規模從長期來看必將縮小。但是,很多畜牧業者仍希望培育能出産利潤率高、能在評比會上得獎的雪花牛肉的高級品種,因此日本國內高級牛肉存在供過於求,尋找出口目的地已成為最優先課題。
日本畜牧業者始終在以雪花牛肉為核心打造品牌,而不是已開始在美國受到歡迎的紅色成熟牛肉。同時,日本主要産地一直以各不相同的地區品牌展開競爭。由於行銷方式的錯誤,「和牛」作為牛排的人氣有限,而其他廣為人知的食用方式只有生牛肉片等。同時涮牛肉也尚未普及。
作為日本「和牛」的出口目的地,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第2大市場。與很多都經過柬埔寨等非正規渠道迂迴實現的對中國出口相比,對美國市場出口更為容易。對美國出口量在2013年10月超過10噸,已恢復至鼎盛時期的3分之1左右。繼作為和牛市場發展較早的美國西海岸之後,東海岸的市場也正在擴大。
如今,日本壽司店已經遍佈美國,而Wagyu也在逐步普及。但是,由於過去長期品牌戰略的缺失已經導致日本畜牧業者應得的果實出現減少。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矽谷支局 兼松雄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