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中日交往也出現「沙海林現象」
(2016/09/0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眾所週知,中日關係這幾年一直磕磕碰碰,走得不順。如何打開冰凍三尺的政治、外交的僵局,固然有待大局勢、大環境的改善。但是,兩國的日常交往中能不能通過日積月累的不懈努力來改善小環境、小局勢,從而有效地提升兩國民眾對另一方的感情等問題。
-
不冒險的選擇
(2016/09/01)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聽日本大學的同業(老師)説,他們的學生都好像不太想去旅行,也不太想去出國留學。
-
為什麼連企業經營者都愛算命?
(2016/08/31)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 日本許多電視新聞秀節目,跟播報天氣一樣,最後會來個今天的吉兇占卜,説什麼星座的人今天要注意什麼事或搭配該以什麼顏色為主題,才會逢凶化吉,看來是針對女性觀眾推出的;日本女人喜歡占卜的確不少,不僅女人,也有些男人,乃至企業經營者也很喜愛占卜,到底為什麼?
-
回應「爆買是否已經結束?」
(2016/08/30)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暑假已經結束。趁孩子暑假之際到海外旅遊將成為過去,但9月以後,夫妻以及朋友之間一起到海外旅遊或將不斷增加。今年夏季,日本各地迎來大量遊客。7月訪日外國人比上年同期增長20%,如果僅觀察中國遊客,則增長約27%,保持強勁增長。從增長勢頭來看,全年有望超過上年。
-
日本的「銀髮族」其實很快樂!
(2016/08/29)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老年貧困」、「老年破産」、「老年崩潰」、「老年難民」……,如果閱讀日本的媒體報道,會發現日本人的老年距離幸福這種印象非常遙遠。
-
請不要過深解讀NHK對中國女排決賽的報道
(2016/08/26)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有人説現在是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全盛時代,許多人汲取資訊的渠道都從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轉向了新媒體。可是,新媒體作為一個媒體在樹立其權威性、公正性、真實性等領域還需經歷很多歷練,
-
那種我想罵人但又不想人家覺得我是壞人的虛偽
(2016/08/25)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學初階日語的同學一定有聽過:日本人拒絕別人的時候,大多數都不會直截了當的説出口。他們都會用很多方法去把事情搞得複雜,然後好讓你早日知難而退。比方説,以下的對話,你有學過嗎?
-
【東京】築地,咖啡饕客的新聖地
(2016/08/24)
-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對於築地,我常覺得多年來市場的名聲過於響亮了,以至於耀眼的光芒覆蓋掉這地方,其實除了生鮮漁産和各類乾貨以外,還有其他的特色也不容小覷。隨著築地場內市場搬遷到豐洲新市場,我們終於也該仔細瞧瞧這一帶除了海鮮以外,還有什麼原來也在靜悄悄的滋生著。
-
日本女性是否確實很出色?
(2016/08/23)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像日本人那樣、為里約奧運會狂熱的中國讀者或許不在少數。觀看中國朋友的微信,能清楚看到為中國運動員加油的情況。
-
從職高透視日本職業的新潮流
(2016/08/2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的教育機構除了大學和短期大學(相當於中國的大專)之外,還有專門學校(相當於中國的中專或職高)。短期大學的數量最近減少,與此同時,專門學校似乎卻比以前更受歡迎。專門學校指的是,學生掌握某些特定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術和資格的學校,還可以説是已確定想從事的職業的人學習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