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教育與香港味道
(2018/04/26)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每當在電視看到太空人,他們做的訪問,往往都會問及他們「你們回到地球之後,最想吃的是什麼」。太空人是日本籍的話,就一定會知情識趣的回應,最想吃的是「日本的食物」:飯糰、味噌湯…。
-
名古屋人跟台灣人氣質相近
(2018/04/25)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我今年在櫻花盛開時去了名古屋旅行,重新認識名古屋人其實比日本人想像、傳説的直爽明快,非常務實,跟台灣人還蠻像的…
-
溫暖人心的日本殘障兒童福利院
(2018/04/24)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前,我留意到報紙上的一條小新聞——《宮城真里子創立的合歡樹學園(中國也譯為「NEMUNO木學園」)迎來50週年》。合歡樹學園由日本前演員、歌手宮城真里子在1968年投入個人財産創立,是日本第一所面向肢體障礙兒童的福利院…
-
日本人感覺獲得幸福的年收是多少?
(2018/04/23)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思考幸福究竟是什麼等主題時,我腦海中浮現的是美國電影《遺願清單》。影片中包含了很多資訊,但歸納起來就是「金錢並非人生的全部」這一普遍性的事實。
-
轉換跑道有錯嗎?
(2018/04/19)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對香港人而言,轉公司,轉會,好像是很普通的事。歌手轉唱片公司,大家關心的都只是「新公司付了幾多錢」給這只生金蛋的鵝去幫他們為他們服務。這個幾千萬那個一億,反映的是歌手的身價和麵子,也是唱片公司的實力。
-
【東京】天婦羅與酥派的照面
(2018/04/18)
-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三越前室町這一帶雖然歷史悠久,存在許多傳統的和食老鋪,不過近年來也逐漸增加了不少咖啡館,在小巷弄中形成一片和洋交會的美味地圖…
-
你會離開職場重回校園深造嗎?
(2018/04/17)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前些日子,我為了女性雜誌的採訪而前往一家大型財産保險公司,當時同行的責任編輯説,「現在人們很關注‘重新學習’」,觀察面向讀者的問卷調查等,發現有關「學習」的報道備受期待,因此決定下次要推出專題報道…
-
日本女性:會做飯的男人夠帥
(2018/04/16)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男子不進廚房」,在自江戶時代以來的數百年時間裏,這一直是日本人的傳統想法。 但是,如今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那就是「男性也開始走進廚房」,而「主動做飯」的男性也在不斷增加。
-
技術高大上的日本為什麼輕視消費者需求?
(2018/04/13)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前幾天帶領來自中國的新農人訪日團訪問了東京都、千葉縣、山梨縣、靜岡縣的一些注重6次産業活動的農業及旅遊設施,其中有一處是我多次訪問過的萌木村…
-
友情的距離
(2018/04/1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在網路上,總會看到一些網民留言。他們説,自從到日本工作假期後,對日本的美好想像幻滅。而大部份的批判,大多落于「日本人很虛偽」身上。